在臺灣,有些鐵道廢線之後,原本使用的隧道旋即棄置而讓人遺忘
日本舞鶴的巷弄則藏身著一座隧道,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通道

1831-01.JPG



隨著鐵道的廢線或改線,一些曾位於必經之處的重要隧道
就這樣失去了原本的地位,消失在路線圖上
也逐漸便被人們而淡忘

但在日本的舞鶴,有一條舊鐵道路線在結束營業之後
路廊改作步道兼腳踏車道之用
原本的火車隧道,也跟著變成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1831-02.JPG
攤開日本京都府舞鶴市在JR東舞鶴站週邊的街道圖
您可能覺得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但如果是對廢線遺跡有興趣的鐵道迷
應該可以發現一條神秘而迷人的曲線

1831-03.jpg
鏘鏘,有別於東舞鶴週邊「相當有規矩」的十字街道
一條莫名的小徑從東舞鶴站的西南端岔出,向北延伸
再轉西北向往海港的路廊,就是以往國有鐵道的中舞鶴線
在1972年廢線後改作人行散步道

從地圖可以發現,如果要從市役所與博物館往來車站
這個穿過山丘的路廊可說是一條捷徑,因此人們使用率還不低

1831-05.JPG
中舞鶴線在1904年開通,是日俄戰爭陣前準備工作的一環
作為連結國鐵舞鶴線至舞鶴鎮守府(軍港)的對外通道
全長3.4公里的鐵道,是帝國海軍後勤整備的命脈之一
而北吸隧道則為途中唯一天險,這張是隧道的西口(海側)

1831-04.JPG
1919年7月21日中舞鶴線開放客運
並增設東門站(後改稱北吸站)與中舞鶴站提供乘客上下車
但隨著市鎮的發展,鐵道的必要性被取代
使得中舞鶴線在1972年11月1日卸下運輸任務,功臣身退

1831-06.JPG
鐵道廢線之後,軌道與相關的設施被拆卸移除
而途中的北吸隧道則保留作為步道的一部分
並於鐵道廢線30年後的2002年登錄為國家有形文化財,持續保存
如今已是107歲的老古蹟了

1831-07.JPG
隧道內部的頂端,如今鋪有一層金屬板(鋁?)
避免隧道內的滴水干擾到往來行人
全長113公尺的距離也有充分照明,讓人們安心通過

1831-08.JPG
這張則為隧道的東口,步行穿越隧道大概僅需1分鐘多一點
如果不經隧道繞山腳的外圍,得另走一百多公尺的距離

1831-09.JPG

1831-10.JPG

1831-11.jpg

1831-12.JPG
晨曦中的步道,單車客趕緊通過,急著要上班吧

1831-13.jpg
還有少棒球員趕著集合,這張又讓我想到「國球」的事了

我想,要讓一座古蹟保留它的生命力,繼續活在人們心中
最好的方式還是繼續使用它吧
只是,要怎麼發揮它的功能,創造價值
就是每個古蹟保存案例的難題了吧!


1831-14.JPG
除了行人之外,取材時隧道週邊還聚集了幾隻貓咪
「嘿,小玉,好像有人在看我們耶!」
「有嗎,拿CANON那個唷?」

1831-15.JPG
「嗯,你有事嗎?沒事快閃唷,不然我的無影腳...」

1831-16.JPG
「算了,懶得理他。嗚,腳那邊好養唷!」


延伸閱讀:
您可藉由搜尋「舞鶴 散步舞曲」這個系列名稱
尋找blog內的其它文章

==
取材時間:2010-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rscre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