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是紫禁城最氣派的建築物,但並非皇帝上朝的地方
紫禁城儘管擁有重重保護,但面對船堅炮利也只能乖乖投降

Q1671-01.jpg



門前辦公樹立形象
有了後三宮,自然還有前三殿
後三宮是皇帝平時的居所與辦公場所
但當要舉行皇帝登基、頒布重大詔書
公佈新進士黃榜、出征前的誓師
或是每年春節、冬至與皇帝誕辰三大節慶等大典時
就會用到前三殿的太和殿、中和殿與保和殿
因此前三殿的規模與周邊的廣場空間,都遠比後三宮寬闊

太和殿又稱為金鑾殿,建築本身是中國最宏大的木構建築
也是明清時期舉行重大慶典的地點
為帝國最重要的象徵以及紫禁城的代表
如果電影要呈現「宮廷」意象的鏡頭,就會拍它當代表啦

BTW,紫禁城最氣派的就是太和殿
沒有「大雄寶殿」那種東西!

太和殿前廣場相當於三座足球場大
當重大慶典進行時
文武百官與朝廷侍衛就聚集在這片廣場上
廣場地板據說由橫七豎八共十五層的石磚交砌而成
其一目的是象徵皇宮的根基穩固絕不動搖
其二的實際用途則為防範刺客以挖掘地道的方式入侵

Q1671-31.JPG
太和門是紫禁城最高的宮門,位在太和墊前而命名
京奧前取材時的2007年四處都在進行大翻修
包括太和門、封面圖的太和殿,以及玄武門等

Q1671-33.JPG

Q1671-34.JPG
太和殿後的中和殿,是皇帝前往太和殿參加大典前的休息處
也就是每場大型戶外演出前後的巨星後台化妝間啦


然而,皇帝們不按牌理出招在這也是有名的
有些皇帝為表現勤政的形象
乾脆將批閱奏摺的場所由宮殿內
往前移到殿外的門上,稱為「御門聽政」
於是明代時有皇帝在太和殿前的太和門
清代有皇帝在乾清宮前的乾清門處理政務

有趣的是,明朝的永樂皇帝雖建成了紫禁城
但前三殿卻在啟用百日內接連焚毀
他認為這是上天對其奪取政權的一項警告
因此也採取御門聽政的措施,未在修復後的前三殿上朝

城牆再高也守不住京師
明清全盛時期,北京可分為內城與外城兩部份
兩者以「日」字型的方式上下排列
上層的內城中包圍著皇城,皇城裡面又藏著紫禁城
因此南方而來的官吏若想晉見皇上
至少得經過外城、內城、皇城,與紫禁城這四層城牆

而這些防線在城門主樓外往往又築有弧形的甕城
或是寬闊的護城河,形成一道道易守難攻的關卡
一般軍隊要以傳統方式進逼皇宮可說是困難無比

但若以船堅砲利要求無能的朝廷開城投降
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城牆再高也保不住京師安全,這也是皇朝一怪


Q1671-11.JPG

Q1671-12.JPG

Q1671-13.JPG
紫禁城的護城河即便又寬又深,還是擋不住列強的勢力

Q1671-22.JPG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門前有個凹字型的廣場
午門是尊貴的地方,「拖出午門斬了」都是亂寫的


Q1671-23.JPG

一般暢遊故宮,多半是從南邊、正前方的天安門進皇城
經端門、午門入故宮後,循前三殿、後三宮、御花園的路線
由北端的神武門出宮,全程單純順路線步行就要兩小時
因此建議旅人不妨安排一天的時間慢慢遊覽
再爬上北邊的景山公園,登高一覽紫禁城的全貌

另外,旅人可以事先多閱覽小說故事或宮廷戲劇
加深對紫禁城的認識
也對皇帝們愛作怪的軼事有更多瞭解喔!
(雖然很多都是出自編劇的神來一筆,但就加減看吧)

Q1671-51.JPG
紫禁城內曾有間星巴克藏在屋中(店員說不能照相)
不過因為「某些考量」已經掰掰了,呵呵

Q1671-53.JPG
神武門外的景山,是拍攝紫禁城中軸線的取景點


Q1671-02.jpg


(完)

==
取材時間:2007-02


arrow
arrow

    starscre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