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元旦的今天,是神戶開港150週年的日子。這座日本對外重要的港埠,原來年紀還這麼輕呢。整座神戶市的發展,都跟150年前的此舉息息相關呢!

Q2413-01.JPG

 

應該很多人知道,江戶幕府結束鎖國,開始對西方列強開放口岸,跟1853年美國海軍的派里(Perry)率艦叩關的「黑船來航」事件密切相關,幕府為此先開放了下田與函館港。隨後在1858年簽署了一連串的安政五國條約,使得開放的港口增為5座,兵庫港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兵庫當地畢竟位處近畿地區,離天皇所在的京都不遠,所以幕府的態度是百般不願意的。事後,幕府又透過一連串的磋商與外交斡旋,硬是將開港時間拖到1868年1月,開港位置也從兵庫改到和田岬東側的小漁村神戶。在這段延後的過程中,幕府趕緊在和田岬搶建砲台,加強防禦措施。

有趣的是,神戶延後開港的時間點,不僅讓它成為安政條約中最後開放的口岸,還成為幕府最一個開放的港口、或說是明治天皇第一個開放的口岸。因為幕府在1867年的聲勢急轉直下,竟然在年末要交成果報告時,便宣佈「大政奉還」表示:「我不幹了,你自己看著辦。」欲將政權與各種隨之而來的燙手山竽丟還給明治天皇。

儘管天皇與朝廷立馬就表示:「好啊,不幹拉倒。政權本來就是林北的,收回來也只是剛剛好。」但說歸說,要正式接手也沒這麼快。以時間軸來看,明治天皇在開港的兩天之後,才以「王政復古大號令」恢復由朝廷執政,表示:今天起就由林北作主了!因此神戶的開港時間點,正好在幕府與明治政府的過渡期呢。

神戶雖然開放得晚,但壓抑許久的能量早已蓄勢待發,封印一解除便發展得勢如破竹,進出口貿易量不輸早先開放的其它前輩口岸,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幕府可能當時也沒料到,原本想丟一塊弱弱的臨海土地給 西洋蔘 西洋番的阿多仔玩玩,滿足一下打發了事,結果這個「神戶港」發展得越來越好,三兩下就比下兵庫港了,就連後來茁壯的大城市,也以神戶為名囉。

對於一般非做功課特別鑽研的玩家而言,規劃行程時也只會知道要去「神戶」玩,但不會在意那裡其實是「兵庫縣神戶市」呢!


註:和田岬砲台目前還有遺跡,但位處三菱的造船廠內,要拜訪較為麻煩。玩家只能搭JR和田岬線意思一下囉。




檢視較大的地圖

==
取材時間:2010-11(封面圖)

 

arrow
arrow

    starscre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