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開車前會發出清脆的叮叮聲
所以香港民眾習慣將電車稱為「叮叮」
或乾脆說:「我早上叮叮來的!」
從台灣飛往香港只需一個多小時,而且航班密集,往來相當方便
香港的大眾交通工具也同樣便捷,而且是以正體中文字標示
大大降低自助旅行的困難性,是台灣背包客的另一項有利條件
除了地鐵與巴士外
來介紹幾樣自助玩家訪港時絕不會錯過的百年交通工具
這些老骨董除了單純的運輸功能外
本身就是「會動的」旅遊名勝喔!
在香港旅行一定會對縱橫大街小巷的雙層巴士留下深刻印象
對於地狹人稠又需要快速輸運的香港而言
這種具大量載客能力的巴士自然應運而生
但仔細定睛一看卻會發現:
「咦!有些巴士頂上怎麼有電線,底下又有軌道呢?」
原來客官瞧見的不是雙層巴士,而是港島路上獨有的雙層電車
許多國家都有將鐵軌鋪在馬路上的電車系統
鄰國日本還會為路面電車取個親切的暱稱
但具備雙層載客空間的路電則是香港獨一無二的創舉
途經立法會大樓的電車,兩位百歲以上的老友在此親切打招呼
電車的班次相當密集,但上班尖峰時間仍會有座無虛席的情況
目前有超過160輛的電車在線上服務
搭電車可以俯視街道景觀,又可置身室外免受干擾
馬路中央的雨棚就是電車站,但多半未標站名
幾乎所有的載客電車(非包車)都是自然通風
想吹冷氣涼快一下就只好選地鐵或巴士囉
香港電車於1904年首航時也只有單層
幾年下來的營運成果出乎意料之好
於是自1912年引進雙層電車
目前有超過160輛的雙層電車提供載客服務
電車行駛路線是東西向橫貫港島北面的菁華區
外加一條在跑馬地繞一圈的環狀支線
因此只要認清目的地的方向
再看看這班電車的終點站到哪,就可以上車了
無論距離遠近一律都是在下車時收2元車資
號稱全港陸地最便宜的交通工具
坐在電車二樓可以俯視車馬雜沓的街道
卻又享有置身室外的閒逸氣氛
與搭地鐵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電車路線與總站位置概略圖
由於開車前會發出清脆的叮叮聲
所以香港民眾習慣將電車稱為「叮叮」
或乾脆說:「我早上叮叮來的!」
顯見電車如何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對遊客而言,比較麻煩的是電車站通常沒有明顯標示
所以得知道目的地附近有什麼明顯地標
或搭配地圖乘車才曉得自己是不是該下車了
此外由於電車是行駛在馬路上,得停紅燈也有塞車的可能
所以速度會比地鐵慢很多,比較適合短距離移動或閒暇時乘坐
電車初開業時,路線是沿著海岸邊的大道前進
如今填海的成果使昔日海岸蛻變為高樓大廈的市街中心
搭電車也可見證這股滄海桑田的變化
建議旅人選在晚上九點後的離鋒時間
悠閒坐在自然通風的二樓車廂
欣賞港島街上絢麗繽紛的招牌和街景,便很有浪漫氣氛
「叮叮」是電車出發前的警示鈴聲,也是一般民眾為它取的暱稱
電車站之間的距離通常很近,平均是250公尺
短則100公尺就設站,坐過頭也無大礙
晚上九點後的離鋒時間乘坐電車
可享受另一番決然不同的悠閒氣氛
2009年08月時,香港媒體報導
香港電車公司的幕後股東九龍倉集團
將一半股份售予法國公共事業公司威立雅集團
(Veolia Environnement)
遽聞是法商為累積經營大中華地區的交通事業之經驗
以便未來爭取中國市場的初試啼聲之作
其中的一項條件,就是要保證叮叮的外觀與運行方式不能改變
據悉,威立雅目前已全數持有香港電車的股權!
無論如何,牛奶杰僅希望這個股權結構的改變
千萬別破壞了叮叮的趣味風貌啊!
==
取材時間:2007-07
- Dec 14 Tue 2010 19:09
[靠岸漫遊]香港鐵道旅人杰語:叮叮噹噹遊港島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