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講說:「飛日本境內 仁川比成田多」
意指韓國仁川飛日本境內的班機,比東京的成田空港之國內線班機還多
那我們來看看韓國人是怎麼玩吞食天地的......
雖然標題下得很複雜,但內文沒有那麼深啦
就是從機場擺文宣的架子下手,來看圖說故事而已
聯合報對於日航破產的事件發了多篇稿子
(畢竟日航要倒要倒的醞釀那麼久,備些稿子應該不難)
其中有一則指出日航的窘境,與韓籍業者在日本的攻城掠地有關:
「亞洲華爾街日報報導,日本政府的政策是導致日航破產的關鍵因素
造成南韓首爾仁川機場成為日本國內線班機的主要轉機點
從仁川轉往日本各城市的班機,比從日本成田機場還多。」
原文請見:「飛日本境內 仁川比成田多」
http://udn.com/NEWS/WORLD/WORS2/5376482.shtml
其實我覺得這與日航破產不破產是兩回事啦
畢竟同樣是被韓籍業者遍地開花,全日空還不是飛得有聲有色!?
簡單來說,這個日本航空市場被韓國攻城掠地的現象事這樣的:
東京有兩座空港,主飛國際線的成田,與主飛國內線的羽田
兩座空港之間的地面交通連結約需1.5~2小時(註1)
因此日本國內居住於首都圈以外的民眾想出國時
得先想辦法來到東京(搭機或搭車),轉去成田空港,再由那出境
韓國業者(主要是韓航與韓亞航)看到這個環節有漏洞
於是大幅開設仁川機場至日本第二線,甚至第三線的空港之航線
將日本旅客接到韓國仁川轉機,再飛往世界各主要城市
(對啦,如此一來會間接侵蝕到日本出發的國際航線之市場
所以也算是對開闢不少國際線的日航有威脅啦
但我仍然認為日航會破產,自己的責任還是比較大啦)
背景說完了,來看看韓國人怎麼玩吞食天地的吧
這篇以日本山陰地區的米子空港為例
米子這個第二線空港鄰近日本海,與韓國遙遙相對
只有ANA(羽田與名古屋)與韓亞航(仁川)開航
以飛行時間而論,飛往東京羽田需75分鐘,仁川則為100分鐘
空港拿到的韓亞航宣傳小卡,「米子發,世界行」,意圖很明顯了
背後的文宣架都是米子出發經仁川到世界遊玩的行程DM
韓亞航在此投注了不少文宣品,連機上雜誌都可以隨便拿啦
另一款式的宣傳品,注意中間「2009 Airline of the Year」那份
若您以為那份真的是說韓亞航得獎多光榮,那就中計了!
翻開來完全沒提到得獎要收買誰 感謝誰......
反而是大打仁川牌,告訴您由仁川轉機遊世界
會比從東京(羽田+成田)方便多多少
除了書面文宣,看板廣告當然也不能放過囉!
照片不是很清楚,但我印象這不是韓亞航自家登的廣告
而是整體概念的宣傳,要告訴日本人,無論怎樣從仁川轉機就是比較威啦!
回頭來瞧瞧ANA是怎麼應戰的!!
東京、橫濱、北海道、東北,還有溫泉
很好哇,繼續呢?
.
..
...
....
.....
......
.......
........
.........
..........
...........
............
嗯,ANA的下一張照片呢?
沒了!
(或許還有其它文宣架啦,但我沒拍,因為即便有,仍是主打這些地點)
很明顯的,ANA對於米子空港的市場經營
純純粹粹就是把它當一個國內用的二線空港
因此所有的文宣品都是主打從米子可以飛去「日本的」哪裡玩
完全沒有任何國際線的消息!
當然,就比例而言,每年從米子空港出發的旅客中
真正要出國的應該還是遠低於國內線旅客
(韓亞航仁川每週3班;ANA東京35班,名古屋14班)
因此以市場大餅來看,ANA猛攻國內線似乎也沒錯
但不可諱言,兩國業者對於米子空港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日籍業者可說是幾乎完全棄守國際線(註2)
這樣會被人家吞食天地,把仁川養成肥滋滋的東北亞轉運站
自然也不用太意外了!
註1:有關成田空港的對外交通,可參考前作:
「成田Sky Access啟動前的北總線:序篇」
http://starscreek.pixnet.net/blog/post/3992535
註2:說日籍業者是「幾乎」棄守,因為ANA也並非真的完全不參與國際線
韓亞航每週三班的仁川班機,均與ANA共掛班號,也可算ANA的國際線
在日本二線空港見到日籍的國際線,過半都是code share的!
但這種作法也可解讀為把旅客往外推,是好是壞,值得再論
==
取材時間: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