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聖潘可拉斯車站,是這座金融都會最主要的國際車站
見到往來的人群們,很難想像它曾經差點就要被廢棄了呢!

Q1178-11



在英國倫敦若要搭「歐洲之星」(Eurostar)的高速列車
穿過英吉利海峽到法國或比利時
就得前往倫敦最主要的國際車站「聖潘可拉斯車站」
(St Pancras International Railway Station)

這座歷史悠久,但內外保持光鮮亮麗的車站
以往還曾經被不少英國人嫌棄,差點要廢棄拆除呢!
如果在火車站的世界裡,也有「醜小鴨變天鵝」的傳奇
那麼我想聖潘可拉斯車站應該就是故事的主角了吧!

Q1178-14

Q1178-06
停靠於聖潘可拉斯車站的歐洲之星列車

Q1178-02

Q1178-12
穿越海底隧道的歐洲之星,拉近英國與歐陸的距離


月台高棚頂 地下藏啤酒
在歐洲大陸上的那些國家
有許多火車會跨越邊境行走,來回穿梭於不同國家之間
搭火車到另外一個疆域,是很司空見慣的事情

但相較於它們,孤懸於大陸之外的英國
鐵道系統主要是國內封閉的路網
負責到發跨境列車、具有「國際車站」稱號與職責的火車站
自然就比較少了
而倫敦市區東北端的聖潘可拉斯車站,就是如今的國際車站

優斯頓車站(Euston)、聖潘可拉斯車站
與國王十字車站(King's Cross)在同一條路上比鄰而居
其中以聖潘可拉斯的年紀最輕

1840年代時
密德蘭鐵道公司(Midland Railway)向其它業者借道
讓自家列車可以從西邊的優斯頓車站發車
後來隨著運量的成長
又再增加從東側的國王十字車站到發之班次

然而,蓬勃的業績使得路線很快又出現飽和
尤其1860年代初又逢倫敦二度舉辦國際博覽會
密德蘭鐵道於是決定興建自己的路線與倫敦終站
地點選在國王十字站旁一塊以往被視為貧民窟的土地
即為今日的聖潘可拉斯

在車站設計上
聖潘可拉斯車站融合了幾座前輩的長處與當代的新技術
包括大跨距的拱型棚頂、新穎的鋼鐵與玻璃結構
還有傳統華麗的外觀裝飾
鐵道公司在1861年買下土地,1865年為車站舉辦競圖
史考特(George Gilbert Scott)的新哥德式
(Neo-Gothic)設計方案,從11份投標案勝出

月台上空74公尺的當代最大跨距鋼鐵棚頂
則由工程師巴洛(William Henry Barlow)負責
並從1866年7月開始施工
最後一根支架在1868年9月中旬裝上
趕在10月1日正式啟用載客
其造型龐大且費用高昂的棚頂,立即成為旅客的視覺重心
也是聖潘可拉斯車站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車站內部的特點,則由鋼骨將鐵道架高6公尺
以利列車出站之後可用高架方式跨越運河
此舉讓乘客搭車的途徑,成為立體的動線
也使車站內保有大量寬敞的空間,可作各種規劃用途
設於其中的酒窖
還儲藏了伯頓地區(Burton-on-Trent)出產的啤酒!


Q1178-13
聖潘可拉斯車站融合了幾座前輩的長處與當代的新技術

Q1178-03

Q1178-15
高架的車站月台,底下有不少店面空間可供利用


聖潘可拉斯的黑色年代
然而,英國戰後的鐵路需求與服務品質大幅下降
連帶使得聖潘可拉斯車站的存在必要受到質疑
車站與酒店改作的辦公室,從1960年代起便數度傳出要拆除
以作為都市更新的腹地

所幸有桂冠詩人班傑明爵士等人出面力爭
才保留了車站的性命
這個故事留到後篇再繼續...


(翻頁繼續)

==
取材時間:2009-10
第01次補完:改字型字級、圖說顏色。2015-12-03


arrow
arrow

    starscre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