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熟悉的「國父紀念館」可能是臺北有著傳統中式風味那棟
但澳門的國父紀念館卻非如此,這還是臺灣的重要重要窗口呢!
孫府受到火藥庫爆炸的餘波衝擊之後
澳葡政府事後禮遇孫家,特地撥款賠償重修孫府
由時任我國考試院副院長兼鐵道部長的國父之子孫科親自監工
改採了目前遺留下來的伊斯蘭摩爾風格,作為外觀的設計主軸
並於1932年完成三層樓的新府第
這座孫府外型,曾經兩度被選為澳門鈔票的圖案
成為澳門民眾生活中認識的建築物
盧慕貞與孫文離異後,直到1952年9月辭世前
多數時間都待在澳門生活,就住在孫府當中
除此之外,孫文的側室陳粹芬也曾在此居住
盧慕貞過世後,孫府經整修在1958年4月成為澳門的國父紀念館
產權隸屬於我國政府的駐澳機構
其揭牌時間比臺北的國父紀念館還早了14年
其大門上的「國父紀念館」牌匾,選用前監察院長于右任的墨寶
而屋簷下的「博愛」與「天下為公」匾額則為國父的題字
如今看來,這棟館舍大概是海內外的廳舍中
最難看出中式風格的國父紀念建築了吧?
在澳門懸掛我國國旗
澳門的國父紀念館除了典藏孫家文物、緬懷國父在澳門的足跡
以及盧慕貞生前的起居環境之外
同時也肩負臺灣與澳門之間的政經文化交流任務
在館內的一樓展廳,壁爐上陳列一尊國父的半身像
兩旁排列12幅我國國旗,這間展廳看似平常
但據聞為如今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境內
唯一可以常態公開懸掛展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地方
另一邊的閱覽室內,則可見到介紹臺灣的文宣品
包括旅遊導覽書籍,或各縣市政府文化部門出版的地方叢刊
報架上還可以翻閱從臺灣空運過來的報紙呢!
在國父紀念館的北側庭院,陳列一尊國父的全身像
安放於「天下為公」四個大字的牆面前
這尊銅像由國父暫居日本長崎時的友人梅屋庄吉所贈
由日本匠師精心打造,因此這座銅像呈現出來的風格
無論是主角的年齡,或擺出的姿勢造型
都與臺灣人在校園或其它公共場所認識的國父銅像有些不同
玩家若有機會到訪,也可以多加留意!
在海外遇見我國國父
除了國父紀念館與葡萄牙大西洋銀行發行的鈔票之外
在澳門的市區海邊,還有一條大道命名為「孫逸仙大馬路」
意義就如同我們常見的「中山路」
是政府紀念國家重要偉人的一環
同時,澳門博物館在去年9月底至12月中,亦舉辦國父的主題特展
其中還展示一段孫文生前的錄音
正在推廣其主張的「三民主義」
鼓勵民眾購買三民主義要略來翻閱
除此之外,新加坡的集郵館也推出了國父郵品展
想不到連非洲的坦尚尼亞也曾發行過孫文的紀念耶票呢!
旅人行走在海外,能見到這些熟悉的事物,也是一種奇妙的經驗
(完)
==
取材時間:2011-09
- Nov 11 Sun 2012 17:04
[靠岸漫遊]在澳門 向國父致敬(後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