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至今滿123年的伊予鐵道在二戰期間遭受重大破壞
但隨著戰爭結束,路線也一一恢復運轉,發展為現今的風貌
在前篇,時序進到1926年
統一江湖的伊予鐵道電氣會社將一番町=道後的軌道改線
使得路電網出現重大變化,但隔年又有了更大的大動作
7.1927-04-03 松山鐵道之日
如果松山要選一個自己的「松山鐵道之日」
那我想1927年的4月3日一定雀屏中選
因為這天可說是松山市的鐵道史上,出現最多變化的一天!
7-1.國鐵通車
首先是國鐵的予讚線通達松山,松山的鐵道終於和外界接軌了!
7-2&3.松山驛連絡線與大手町線通車
為迎接國鐵開通,伊鐵電氣也興建了兩條路線
其一是古町站到松山站之間的聯絡線(註2)
其二是銜接乘客從市區邊緣的國鐵車站進市區的大手町線
這條東西向新建的大手町線
和原南北向的高濱線平面十字交叉(詳見前作)
7-4.城北線通車
另外在市區北側,除了原本的古町線
又新建了較靠近市區的城北線
7-5.城南線改線
市區的城南線(原松山電軌路線)
也有一段小幅度的改線,從原本由房舍間穿過改到大馬路上
舊路線切換後隨及廢除
城南線改線後廢線的區間,至今已80多年又位在市區當中
看不出什麼遺跡也不用太意外
但我不知當年軌道是在土地上畫過去,還是本來就有小馬路
8.1927-04-15 古町線廢除
在城北線通車後的第13天
原本的古町線廢除(註3)
結束從道後鐵道時代鋪軌以來32年的歷史
至此,松山市區的軌道線可說是已經定型了
道後溫泉區的連外鐵軌,也從東西走向轉為今日的南北走向
不過可以留意的是,舊的古町線並未完全拆除
而是保留約100公尺當留置線
作為日後從道後溫泉區發車的班次之整備用
如今於道後溫泉站外的留置線,其實才是最初通達道後的軌道
9.1936-05-01 大手町線延長
原松山電軌路線的城郊部份在1927-11-01廢除,截短至萱町
一年多後的1929-04-10另建一條古町支線轉通古町站(註4)
此外,原本的國鐵聯絡線在1936-05-01廢棄
由原本的大手町線往北延長至古町站
這條延伸線於古町站南方約100公尺處
和郊外的高濱線過軌呈X字型交叉
使用至今已近四分之三個世紀
10.1947-03-25 花園線開張
時序進入二次大戰期間,1942-04-01伊鐵電氣將鐵道業務分割
讓渡給新成立的伊予鐵道會社,跟30年前被合併的公司同名
就承襲脈絡上來說也有些許的關係
當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的攻勢逆轉後
日本本土四島也開始受到軍事威脅
松山市於1945-07-26遭受盟軍的轟炸
市區範圍遇襲,山頂的松山城也有些許建築損毀
空襲當下,伊予鐵道的所有路線運行中止
落彈點集中的本町週邊的軌道損壞
包括本町線、古町支線、以及前松山電軌的本線持續中止
空襲後近一個月的08-20城北線再開,城南線則於09-08再開
兩者再開的時間,都已在日本宣佈投降的終戰之後
其它路線也陸續恢復服務,但部份路線的電氣設備損毀
因此無法讓電車上路,改由原本的蒸氣列車重出江湖
而從西堀端經本町,到古町路籍上分為三線的區間
從轟炸後便未再運轉,戰後一年的1946-08-19正式宣告休止
其中僅本町線的部份於1948-07-01修復再開
另外兩者則在同日廢止
而伊予鐵道最後一條路線
連結城南線至松山市站的花園線於1947-03-25正式通車
原本以為這條連結郊外鐵道樞紐車站與市區的聯絡線資歷很早
殊不知它其實是伊予鐵道當前路網中輩份相當小的一員
11.2010-08-31 現代
花園線通車之後,伊予鐵道的路網原則上就沒有什麼變化
其中郊外鐵道部份的森松線於1965-12-01廢止
但它的位置在郊區,所以在前述10張圖都沒畫出來過啦,哈
最後完成的一塊拼圖是本町線的延長
1962-02-01從本町四丁目(原本町)延長,與城北線相接
並新設雙方的本町六丁目站(初設時為本町七丁目站)供轉乘
不過本町線與城北線的本町六丁目並未真的連結
軌道還是分開的,乘客轉車也得自己過馬路
此外,本町線與城北線都是單線區間
本町線的路電班次尤其稀疏
甚至會出現隔30分鐘才發一班車的狀況
是日本路面電車界當中,發車間隔最久的紀錄保持者!
隨著JR松山站的高架化,未來伊予鐵道的路面電車將有一條新路線
從JR松山站前往西延伸到松山市的外環道
開發相當於原本的後站地區之資源
JR松山站高架之後,伊予鐵道的路電會有新路線往西發展
伊予鐵道至上個月正滿123年,如今是松山居民仰賴的交通工具
時至今日,伊予鐵道雖然也發展出其它交通事業
尤其是松山地區的地區巴士與高速巴士網路
(往松山空港與觀光港的巴士都是伊予旗下)
不過路面電車與郊外電車的事業
仍是松山居民日常生活相當倚賴的交通工具
自助背包客如果到松山,也一定會用到伊予鐵道的路線
下回有機會造訪松山,搭乘路電時
可別忽略她也有那麼豐富的演變歷史唷
註2.因資料未畫出實際路徑,圖中的松山驛連絡線為推測繪製
註3.因資料未畫出實際路徑,圖中的古町線為推測繪製
註4.因資料未畫出實際路徑,圖中的古町支線為推測繪製
(完)
==
取材時間:2010-08
第01次補完:修改標題、字級、字型。2013-06-01
- Oct 31 Sun 2010 20:59
[月湧江流]日本鐵道旅人杰語DW:伊予鐵道路線發展歷程 後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