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國的松山市,由伊予鐵道會社經營的路面電車網
竟然曾經出現過762/1067/1435mm三種軌距,是怎麼回事呢?
四國的松山,如今由伊予鐵道會社營運的路面電車路網
雖然總長度僅9.6公里,在全日本12條路電中只能排上第七名
但相較於別人一條龍通到底,或Y字型、X字型路網
伊予鐵道經營的路網形狀,算是較為複雜的
伊予鐵道目前載客運行的系統共有五條
以這個軌道里程來看,也算是數一數二繁雜的了!
所以在實地造訪之後,便引發牛奶杰的興趣
想探究一下這個路網是如何形成的?
想不到資料一翻下去
才發現這個過程 原 來 一 點 也 不 簡 單!
現在的路網,均由伊予鐵道會社一家經營
但其實在過去的120年間,共有四家業者先後成立
光是路面電車的軌距
更有762mm/1067mm/1435mm三種規格存在
如果將往郊外的鐵道線與市內的軌道線一起來看
伊予鐵道甚至曾同時經營三種軌距的列車服務載客呢!
以下就用圖+文+些許照片的方式
來介紹一下令牛奶杰印象深刻的伊予鐵道!
圖上繪製的路線都由伊予鐵道經營
其中黑色三條路線是郊外線,是一般的鐵道路線
彩色部份的五條則為市內線,為路面電車的軌道線
對路面電車有興趣的玩家,常會發現路電鋪設的「軌道」
跟實際營運行駛的班車路線,往往會有些許的差異
只行駛部份區間、或是直通多線行走載客的班車很常見
目前營運的五條系統便是這個狀況,其起訖點分別如下:
1系統:松山市驛前=松山驛前=古町=木屋町=大街道=松山市驛前
2系統:(同上,但逆時鐘環狀線)
3系統:道後溫泉=松山市驛前
5系統:道後溫泉=松山驛前
6系統:道後溫泉=本町六丁目
接下來我們就將時間軸調回1888年
看看這個路網是怎麼逐步發展的!
1.1888-10-28 高濱線通車
伊予鐵道的高濱線通車
不但是松山第一條鐵道,還是四國最初的鐵道
伊予鐵道於城下町的南邊,設置第一座松山站
出發後經城下町西半部,通抵海邊的港口三津
這個路徑在120多年來沒有太大改變
僅有部份區間小改線或高架化
1892-05-01高濱線的終點延伸到高濱站,但非今天的高濱站
現在的高濱站是1905年二度延長,再北移400公尺的成果
如今伊予鐵道有意讓高濱線三度延長,至松山觀光港
不過造價很高,暫時先打住以接駁巴士取代
高濱站有一座頗具古味的木造站房
現在的高濱線3000系列車,從京王電鐵3000系轉學而來
2.1893-05-07 橫河原線通車
伊予鐵道的平井河原線,銜接五年前通車的高濱線
從松山出發通至平井河原站(現平井站)
1899-10-04再延伸至橫河原站
更名橫河原線,並成為當今三條郊外線中里程最長的
當時的高濱線與平井河原線是各自獨立的
開始直通運轉則是將近90年後的事
3.1895-08-22 道後線與古町線通車
松山第一條市內的軌道:道後線與古町線通車
有別於先前的路線為伊予鐵道所有
這條連結伊予高濱線上的古町站,通往道後再轉入城下町的軌道
是由「道後鐵道會社」(1893年成立)興建經營
相較於位在南方的松山站,當時的市區應該在松山城的城下町
原本伊予鐵道的松山站,遂更名為「外側」站
(位於市區的外側嗎?)
而道後鐵道新設於城下町的車站
成為第二座獲得「松山」名號的車站(現大街道站)
所謂的「道後」,亦即如今造訪松山的觀光重點「道後溫泉」
是座擁有3000年歷史的古溫泉
焦點建築道後溫泉本館於1894年落成
吸引文豪夏目漱石與多位皇室成員登堂一泡
或許泡湯客夠多,因此道後鐵道一開業
便修好道後站往古町站的古町線
以及道後站往松山站的道後線
完成松山市內軌道的第一代路網
1894年落成的道後溫泉本館是松山的重要地標
道後溫泉的泡湯客為鐵道會社積極爭取的客源
4.1896-07-04 郡中線通車
另一條郊外鐵道通車,南予鐵道的郡中線
起點藤原站與伊予鐵道的外側站相鄰,設於外側站東約200公尺處
5.1911-09-19 松山電氣軌道通車
南予鐵道和道後鐵道在1900-05-01三合一併入伊予鐵道
使得松山的鐵道市場首次出現江湖一統的局面
「松山」的站名改回原本高濱線的起點(1902-06-01)
市區城下町的第二座松山站,則於同日更名為一番町站
不過這個統一場面沒維持多久
11年後的1911-09-19便有新的業者加入競爭:松山電氣軌道
松山電軌的路線分為三段,其一是本町站外西北郊外的住吉
其二是市內經過松山城下町精華區的札ノ辻=道後區間
同時也是第二條通往道後溫泉區的軌道
這兩條軌道在1911-09-01率先通車
19天後,銜接兩段的軌道才連通,完成松山電軌的路網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其它業者採用762mm的軌距
松山電軌的路線一鋪設就是1435mm
並在「一万」附近與伊予鐵道原有路線出現立體交叉
另外,伊予鐵道的古町線與道後線
在1911-08-01完成1067mm拓軌與電氣化(註1)
成為松山週邊率先完成電化的軌道
6.1926-05-02 道後線的廢除
三合一之後的伊予鐵道會社
在1916-12-31與伊予水利電氣會社合併
經營者變為「伊予鐵道電氣會社」旗下的鐵道部門
伊鐵電氣在1921-04-01又合併松山電氣軌道
完成市場的第二次統一,並且維持到現在
合併後原屬於松山電軌1435mm軌距的路網
開始進行縮軌工程(1923-06-30完成)
但並非改成伊鐵電氣當時主流的762mm,而是縮為1067mm
因為伊鐵電氣也打算將762mm路網拓寬至1067mm
事實上,在1921-04-01完成統一大業
到原松山電軌之路線完成縮軌的1923-06-30間
有兩年多的時間,伊鐵電氣同時經營三種軌距的列車服務:
762mm:高濱、橫河原、郡中,與森松(沒畫出來)等郊外線
1067mm:原道後鐵道的古町線與道後線,1911完成拓軌
1435mm:原松山電軌的全線
此外,合併後的伊鐵電氣,在一番町=道後區間擁有兩組路線
客源重複,於是在1926-05-02將最早的道後線廢線
也連帶使得原本在「一万」附近的立體交叉消失
少爺列車是當今的吸客焦點
有趣的是,目前仿照當年蒸氣車頭而複製運行的少爺列車
是取名於夏目漱石1906年出版的小說「少爺」
故事主角搭著火柴盒大小的蒸氣車頭去道後泡溫泉
就時間點來看,少爺搭的必定是道後線
而這條軌道卻已廢線80多年
因此即便玩家如今仍然能搭「仿」蒸氣列車去泡溫泉
但經過的路徑,跟當年少爺搭的,已經完全不同囉!
註1.資料上僅看到道後線的電化與拓軌時間
但沒有古町線的資料,私推測為一併進行
另外,關於完成日期,也有資料指出為1911-08-08
(翻頁繼續)
==
取材時間:2010-08
第01次補完:修改標題、字級、字型。2013-06-01
- Oct 15 Fri 2010 21:37
[月湧江流]日本鐵道旅人杰語DW:伊予鐵道路線發展歷程 前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