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起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全球知名作品
應該會提到香港的匯豐銀行總部,與倫敦的匯豐控股總部
是的,客倌沒看錯,匯豐最偏愛的建築師,就是福斯特
福斯特除了以小黃瓜在倫敦舊金融區搶盡風采
也沒錯過在新金融區的全球金童們前大展才華
業務範圍遍佈全球的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 plc)
將總部設在倫敦新金融街的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
其核心企業、主責全球金融業務的「香港上海匯豐銀行」
以及「英國匯豐銀行」也都在這運籌帷幄
(HSBC Bank plc,購併英國境內銀行而成的)


透過區域再開發,城東的Docklands成為倫敦新金融區
DLR與地鐵Jubilee線交會的Canary Wharf更是焦點
這棟依門牌稱為「8 Canada Square」的大樓
擁有45層樓板,高度200公尺,是全英第三高建築
其建築設計雖然也是來自福斯特的事務所
但相較於旗下其它知名作品,匯豐控股總部顯得樸素許多
玻璃帷幕的垂直外觀,與周遭的其它金融大廈相似
較難突顯出大師的風采,尤其是他的「高科技派」色彩
然而,簡潔流利本身也是福斯特的原則
所以推出這樣的作品也不至於令人太意外

事實上,牛奶杰在泰晤士河的遊河行程中
也只是在船上對匯豐控股總部匆匆一瞥
所以留下的照片就只有這樣
然而,有趣的是,福斯特與匯豐最早的結緣
其實不是在英國倫敦,而是在早年的英國香港!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作為集團產業的核心
以及控股公司底下的王牌,它位在香港中環的總部
正是出自諾曼福斯特之手
1985年啟用的香港匯豐大廈
可說是令福斯特早期在全球奠定名聲的成名之作
其特異造型是香港中環的地標
即便經過了20多年時間
週邊後起之秀讓地景與天際線改變許多
但香港匯豐大廈仍是中環最吸睛的代表

香港是匯豐銀行的發源地
銀行大廈落成時香港為英國領土
該大廈也是整個滙豐集團的總部(控股當時尚未成立)
不過集團稍後趕在九七香港回歸中國前的1991年
在英國註冊成立銀行之上的匯豐控股,將總部設於倫敦
並再次邀請福斯特為其跨刀
這種接連設計兩次企業總部的奇緣也是罕見紀錄了吧?
匯豐的各事業部門
在2003年初從分散於倫敦城內各處的辦公室
集合遷入倫敦匯豐大廈
但沒隔多久的2007年2月便傳出消息
指出匯豐將大廈轉售給西班牙企業
甚至有傳言指出匯豐認為香港回歸後一切安和樂利
15年前評估的負面效應並未出現
因此在討好中國官方與搶進龐大市場的考量下
打算要將總部遷回香港
然而,匯豐其實是以售後租回的方式
將產權轉給西班牙買家後繼續在此運作
並於2008年底再從西班牙業主手中收回主權
這一來一往據稱讓集團獲利超過100億台幣
不到一年後,這棟大廈的新主人改為韓國的國家退休基金
(National Pension Service of Korea)
擅長運籌帷幄、甚至可把自家總部靈活把玩的匯豐
不曉得這次能從南韓手中獲得多少收益呢?

最後,既然講到了匯豐
牛奶杰要再提一下先前談過的「香港分家」問題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的英文全銜為: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這間在1865年3月3日集合十間洋行之力共同設立的銀行
其名稱中的「Hongkong」是沒有分家的
不是後來的「Hong Kong」唷!
(待續)
==
取材時間:2007-07、2009-09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