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來介紹一個會讓人「倍感涼意」的點,長崎軍艦島
01甲板篇從它的背景說起,一艘漂泊於海上的不沉戰艦
第一次在網路上看到日本的「軍艦島」三個字
牛奶杰腦中浮現的畫面,是在日本某個湛藍色彩的海邊
有著一塊很像軍艦的超大礁岩
搞不好還有美軍或日軍的飛機曾在二戰期間將其誤認
而進行轟炸的奇聞軼事
後來經查詢才知道,這「艘」軍艦可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
它如今是許多日本遊客前往長崎觀光時,指定要前往的地方!
就連牛奶杰在青年旅社的交誼廳,聽到他受討論的程度
也遠高於長崎的其它知名地點
此外,它可是日本目前最著名的「廢墟」景點之一呢!
點燃軍艦島的生命
軍艦島(Gunkan Jima)的本名為端島(Hashima)
是一座孤懸於日本九州長崎港外海約19公里處的島嶼
由於人工大規模興建、但如今早已廢棄的高樓住宅群
形成中央高、四周矮的外型
從海面望去猶如一艘漂浮在汪洋中的軍艦,而得到這個暱稱
軍艦島由於外型特殊,而獲得這個封號
該封號始見於1916年大阪朝日新聞的一篇報導
長崎發行的日日新聞於1921年沿用
當時刊登的端島照片
貌似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打造的「土佐號」戰艦
因此世人便開始廣泛以軍艦島的名號稱之!
其規模約有480公尺長、160公尺寬
周圍海岸線1200公尺,面積6.3公頃
大概是中正紀念堂園區的四分之一
不過這個範圍是1897年起到1931年間
經過6次填海造陸才完成的結果
如今軍艦島有三分之二的面積,便是與海爭地而來的
之所以會吸引大財團在這座島嶼進行投資開發
並非此處享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緻
乃是因為這裡曾發現了上個世代的重要「黑金」:煤炭!
軍艦島雖然是一座礦場
但島嶼沒有越挖越小,反倒是增加到原本的三倍面積
採礦期間的開發程度更是令人驚訝!
1810年時,有人在端島探勘發現了礦脈
吸引了佐賀藩(當時的地方行政機關)進行小規模的開採
明治維新後的1869年,又有長崎本地的業者投入
但一年後便鎩羽而歸
後續也有業者零星嘗試
但都無法克服端島的狂風等惡劣條件而宣告放棄
直到1890年從長崎起家的三菱注意到端島的潛力
透過合資會社正式掌握了端島的礦權
發跡於長崎的三菱財閥,也是日後開發的軍艦島的重要推手
隔年,三菱旗下的夕陽丸開闢從端島往反本土的定期航線
同時也設置蒸餾水設備解決島上的淡水供應問題
掀起了計劃性開發端島的序幕
三菱開始大規模機械挖掘,除了運用財閥的集團資金與技術
同時也引進了大批的礦工到島上生活
礦業最鼎盛的1960年前後
包括公司管理部門的職員、礦工
相關後勤人員,以及他們的家眷在內
共有將近5300位居民在島上生活,形成漂浮在海中的成市
人口密度為當時東京都的9倍(現在東京都的14倍)!
島上興建的大坡集合住宅,曾經同時供5300人長期居住
目前居住於端島的人口數為0。其實,過去30多年都一直是0
從海上遠眺軍艦島,它像是把生命與時間都載走的幽靈船
下一回的02甲板篇,來繼續說說軍艦島上的設施
還有三菱對於這個海外孤島的開發過程...
(翻頁繼續)
==
取材時間:2011-09
- Jul 11 Wed 2012 17:07
[靠岸漫遊]長崎駐杰#01 軍艦島 01甲板 起造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