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東京站的丸之內站房於2012年10月完成大修,恢復往昔榮光
但這棟造型典雅、穩重厚實的紅磚站房,外觀其實未完全對稱唷!
「對稱」是一種很常用的美學設計基礎招式
無論是在平面的繪畫,或者是立體的建築物上都有機會見到
尤其是大型的公共建築物方面,「對稱」的情形更是不陌生
以傳達其穩重可靠、平實不造作,或者是廣納四方等意涵
東京站的丸之內站房(丸の内駅舎),便具有這樣的特徵
它是由明治時代日本的代表建築師辰野金吾與葛西萬司設計
1914年12月完工啟用,就此成為代表東京玄關的地標建築
不過,當時的紅磚站房,在1945年因東京大轟炸之下嚴重毀損
戰後以省工節料的客難方式救急翻修,只求恢復車站運作
但那個「暫時性」的急就章樣貌,卻維持了60多年沒有恢復
直到2012年完成復舊大整修,才回歸1914年啟用時的樣子
有關東京站的歷史,以及丸之內站房的粗略介紹
牛奶杰先前有寫過,在這篇就不贅述了
這裡要講的是一般部落文或書籍不會說的站房「非對稱」情形
辰野設計的丸之內站房,成品看起來是大致對稱的
(至少可以判斷有想追求對稱化的效果)
全棟以供皇室專用的中央部玄關口(R)為中心
向兩側延伸三層樓的站房(南、北切妻部,S1+S2、N1+N2)
並在丸之內南口與丸之內北口處興建圓頂塔樓(SD+ND)
那是丸之內站房的視覺焦點,高度甚至比正中央站房的屋宇還高
題外話,南北兩端的蒼穹圓頂塔樓,是21世紀翻修時的外觀重點
儘管它們表面上的外貌是相同的,但南、北口最初功能卻完全相反
丸之內南口是乘車口,供乘客進站使用;丸之內北口則為出站專用呢

東京站丸之內站房,從遠方來看是對稱的

丸之內南口與丸之內北口的圓頂塔樓,是站房的視覺焦點

蒼穹圓頂是這回翻修時的外觀重點
然而,玩家如果更仔細一點欣賞這棟百年古蹟
就會發現它在建築設計的細節上,還存在些許非對稱之處
為了講解丸之內站房的幾個差異點
牛奶杰先在一張立面圖標上了幾個代號
待會兒就可以參照這張立面圖來說故事囉!

點一下標記後的立面圖,會另開新視窗,可搭配服用
A.飯店客人專用的丸之內南翼
東京站丸之內站房在視覺上最大的不對稱之處
應該要屬南翼的部份,就是標記圖中的SW部份
這是當年根據基地形貌的不同,就有的差別性設計
早在辰野金吾所繪製的某一代、後來未採用的丸之內站房設計圖
已可發現這項差異
那張圖上的站房並非現今的文藝復興風格
站房全棟是以一層樓為主,僅在幾個關鍵處才加上二樓
最後再於屋頂插上至少31根大小塔樓,跟現在的風貌大相逕庭
比較像某些童話故事裡的城堡,缺乏了最終成品的穩重感
(那件設計沒被選上,我想應該是件好事)
目前的站房南翼空間
主要是供東京車站飯店使用(東京ステーションホテル)
二樓與三樓的部份是客房,是只有住房客人能進出的範圍
一樓則是宴會廳,出入口在旅客使用的丸之內南口大廳旁
玩家若在丸之內南口見到穿晚宴禮服的嘉賓,別以為他們在拍戲唷!

丸之內站房的南翼,是外觀最顯著的不對稱之處
B.平民旅客的「偏心中央口」與站長專用口
然而,除了站房南翼的部份之外
如果玩家仔細看,會發現丸之內站房還有多處非對稱的情況
會有這樣的情形,多半跟它們的功能性有關!
旅客們最容易發現的非對稱之處,或許也曾親身使用過唷
那就是位於正面靠近站房中間位置的「丸之內中央口」
但那並非真的在正中央,而是位於中間的皇室專用口北側
因為平民百姓不能走真正的中央口嘛
所以站房一樓多了一個圓拱形的「洞」
成為民眾進出車站管制區的通道,稱為「丸之內中央口」(標示C)
這點牛奶杰在舊文也有稍微提過
此外,與「丸之內中央口」相對的南側,並未設置「丸之內中央『南』口」
那邊雖然少了那一個洞,但卻有另外一個方形的小雨棚
接著一扇小門(SE),是直通站長室的
妙的是,在一些舊照片或近期翻修的工程模擬CG圖片中
這個門與雨棚都不存在,讓人對其身世與出現時間更好奇了!

正中央的玄關只有皇室能用,一般民眾的丸之內中央口稍稍偏左

站長室專用口,就緊鄰在皇室專用的中央玄關車道旁

站長室專用口的特寫
這篇先講南翼和中央口
下回再來看看丸之內站房面對皇居的正立面,藏有什麼玄機呢!
(翻頁繼續)
延伸閱讀:
1.永遠的東京玄關 — 東京車站
2.日本鐵道旅人杰語:蛻變中的JR東京站丸之內站房
3.日本鐵道旅人杰語 1shot #61 東京站日本橋口
==
取材時間:2013-06、2013-08、2015-03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