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大船渡線被海嘯摧毀的區間,JR安排大船渡線BRT作為替代措施
但會不會因代打的成績太好,結果扶正為主角,就值得好好觀察了!
(續前篇)
2011年3月11日地震發生時
氣仙沼站以東的JR大船渡線受到海嘯侵襲
線上當時有333D與338D兩班車正在運行
雖然被水勢掀翻,幸好沒有乘客與工作人員喪生
然而,大船渡線沿途的竹駒站、陸前高田站、脇之澤站、小友站
細浦站,以及大船渡站等,皆受到不同程度破壞
其中鄰近海岸松原的陸前高田站首當其衝
低矮站房、軌道、月台與站場等設施均被摧毀
若以「全滅」來形容也不為過!
為了盡快恢復服務民眾的輸運任務
JR東日本決定在前述鐵道休止服務的區間
改開行BRT公車捷運系統(亦可稱為快速巴士)
大船渡線從氣仙沼站到盛站之間的BRT,於隔年5月2日上路

JR大船渡線在氣仙沼站以東暫停行駛,改由BRT代打上陣
牛奶杰在前一篇提過幾種BRT常見的特性
至於JR大船渡線的BRT,構想上是利用鐵道原有的路廊空間
改為專用道路來行駛快速巴士
除此之外,如雙節巴士或在站付費設施等原版的特點
並未在目前的執行成果中顯現,因此和巴西的BRT定義不太一樣
而且為了因應分階段通車的限制
在專用路線未開通的區間,BRT則利用相近的一般道路

運行於軌道改建專用路線區間的BRT巴士

專用路線區間的終點有進行管制,一般車輛無法進出
其實牛奶杰我自己會覺得
大船渡線這套算是路線較獨立、停站較少的「專用路線版」路線巴士
與一般想像的BRT還是有些許落差...
即便如此,日本人對於BRT還是有些堅持
從專用道路的鋪設品質,或是候車室的興建細節等方面
仍然可以感受到日本人做事一板一眼的態度
JR藉此作為暫時替代鐵道列車服務的措施,絕對不是草率進行的!

JR對BRT的候車設施相當重視,遠高於一般路線巴士站牌的規格
而且就某些角度來看
BRT的服務品質,包括班次密度與乘車費用等
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還勝過原有的鐵道與列車呢
另一方面,日本許多的地方線鐵道都面臨虧損而考慮廢除的危機
(大船渡線在地震前的經營係數也偏高)
而BRT常被列為可能替代的解套選項
因此這回由JR東日本推動的大船渡線與氣仙沼線BRT案
其成效可能深深影響著許多地方線鐵道的未來命運
一定要好好關切呢!
(翻頁繼續)
==
取材時間:2013-08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