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的狀況瞬息萬變,歷史洪流中的敵我角色也常會互換
移居山陰退避的毛利家,這回讓將軍家的後代受到了同樣待遇...
(續前篇)
江戶時代擁有五層天守的會津若松城
在會津戰役被砲火轟成斷垣殘壁,戰後幾年便遭到拆除
玩家們目前看到的會津若松城
則是1965年以鋼筋水泥結構再次重建的成果
內部開放為博物館使用
也是如今人們緬懷會津若松歷史時的必訪重點
現在的鶴城,為昭和時代的產物,作為地方與歷史的博物館
松平家的領地被明治政府沒收
初期變成中央政府的直轄地,後來改設若松縣
到1876年則與隔著山脈的福島縣合併
成為新的福島縣,並以福島市為縣治所在地
至於藩主松平容保並未自盡謝罪
由明治政府將其改派到山陰地區的鳥取藩,喪失影響力
話說回來,戰國末期的毛利家,正因為對於德川家具有威脅性
不利於剛就任將軍的德川家,因此被削弱了在山陽地區的領地
毛利家將藩廳遷往更偏遠的山陰地區
以萩城作為根據地,才獲得保全能夠延續
想不到265年後,毛利藩支撐到江戶末期
化身為那個引兵倒幕、瓦解將軍治國制度的長州藩捲土重來
而作為德川家康後代的松平容保,在後江戶幕府的時代
卻受到了類似的遷移軟禁待遇,必須移居山陰才留下生路
待了一年再移到稍近的和歌山藩,真可說是風水輪流轉呢!
毛利藩為降低為將軍家的威脅,舉家遷到山陰的萩城(圖為模型)
會津若松市的發展,在明治以降或許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呢!
另一方面,會津當地雖然曾為明治政府的直轄地
設立若松管理局掌管,但明治政府的掌權者多為薩長體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多由薩長出身者擔任,相當於掌握明治維新後的半個世紀)
因此會津一帶總認為自已的政經發展遭受打壓
許多建設會「不小心地」漏掉了會津
加上後來經過福島市的鐵道東北本線開通
更令會津若松的重要性不如以往
此連鎖效應與間接影響,或許到今天都仍存在呢!
檢視較大的地圖
(待續)
==
取材時間:2009-1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