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絆」是日本2011年的年度代表漢字,意涵包括人與人的連結
來到陸前高田,帶來一些消費,讓這的居民盡早恢復以往生活
(續前篇)
沿著公路繼續往竹駒站的方向步行
看看當時已完成改建,但尚未啟用的BRT車站
本來還想看看有沒有原本火車站的遺跡
但想不到就連離岸邊約莫4公里遠、海拔約15公尺高的竹駒站
原本簡易的站房也消失得不見蹤影
要找到以往的痕跡指認並不容易
在竹駒站附近取材時,尚可見到公路使用的鋼製護欄
由於抵擋不住當時海嘯與漂流物的強烈力道
而留下彎曲凹折的痕跡!
公路旁的護欄,應該是在海嘯衝擊中受損,可想見其力道
施工中的BRT竹駒站,地點就是先前的火車站原址
取材時BRT車站已幾近完工
竹駒站背後的一畝良田,在海嘯中也曾被海水淹沒吧?
取材時巴士仍行駛於國道340號線,目前已改駛專用路廊
我在路旁一整排組合屋的臨時小超商中
買了一個店家自製的便當,我稱之為「絆」便當
除了作為果腹的中餐,也希望我的一點點小消費
可以為災區的經濟復甦貢獻一點微薄之力
「絆」是日本2011年末時由大眾票選出的年度代表字
如果用中文看,常會是比較負面的意思
像是絆倒,或是羈絆的束縛之意
日文漢字的「絆」,如果要以中文解釋其意義
至少包括了「緣份」加上「關係」的含意,是偏向正面的詞彙
而且在311地震這種巨型的災難發生之後
它作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互相協力,一同走出傷痛」的象徵
不僅受到民間的廣泛使用與認同
就連日本政府對外的官方廣宣,也多次用到這個字
儘管我的便當外頭沒有印上「絆」這個字
不已此為宣傳,但在享用這頓午餐之時
我想我與陸前高田的市民們,也產生了某種程度的連結吧
利用組合屋群恢復營業的街邊商店們
購買「絆」便當的小店,也提供顧客訂購送餐到家的服務
在NPO商店購買的保溫袋,以陸前高田市的「奇蹟一本松」設計
在2011年震災與海嘯發生之後的那段時間
如果有親朋好友提說要去氣仙沼等災區
我一定會持保留甚至反對的態度
畢竟在那當下,恐怕有不少基本生活物資都得仰賴外界支援
即便是去當志工,可能都是多消耗一份資源!
在那前提下,如果不能照顧好自己,對當地的幫助會很有限
但是在地震發生已過了快五年的現在
該處的生活秩序大致恢復正常,那麼我還蠻鼓勵大家去走走的
一方面是感受大自然力量留下的痕跡
另一方面是當地的經濟活動仍在復甦
確實需要外界的多一些消費,來加強經濟的正向循環!
檢視較大的地圖
(完)
==
取材時間: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