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過日本神道教各神社、大社、甚至是神宮的玩家,應該都對門前的鳥居留有深刻印象。鳥居看似神社的一部分,但這些鳥居,也可能不是神社所擁有的喔!

Q2513-01.JPG (封面示意圖)

 

在傳統意義中,「鳥居」是區別人與神的境界之象徵物。經過了鳥居,就踏進了「神域」,屬於神的範圍。因此在一般概念上,會認為鳥居是神社的一部分設施。

在一些規模較大、人氣較旺的神社,鳥居會不只一座。例如京都大名鼎鼎的「伏見稻荷大社」,在神域範圍內擁有「千鳥居」;也有神社會沿著參道、從裡到外設置好幾道鳥居。那些架設在神域範圍外的鳥居,常是引領人們通往神社的重要指標。

儘管鳥居通常被人們視為神社的一環,但就產權上來看,卻不一定是這麼一回事。靜岡縣静岡市的清水區,近年就出現一件鳥居沒有人要認領的情況!

即便有神額 仍不一定跟神社有關
在JR東海道本線與靜岡鐵道清水線的草薙站外,市街上有座大型鳥居,以鋼筋混凝土打造,高約12公尺、寬約16公尺,其規模讓往來人車很難不注意到它。在大鳥居的貫上,掛有「草薙神社」的神額(鳥居上的直式匾額)。該鳥居所在處離草薙神社大概還有1.1公里,過去人們要前往神社前,會由此經過參道(後來在附近已闢建新的馬路)。

然而,跟某些土地或建築物糾紛的情節雷同,這些建築設施平常好端端的都不會有事,一旦發生問題後,就會浮現極端相反的兩種情況:「產權很複雜」或「找不到主人」。大鳥居的狀況便是後者。

大鳥居在2018年出現水泥剝落的情形,讓市民感到不安,因此向神社的事務所反應,提醒他們好好照顧鳥居。不料,事務所的回應是:其實啊,那座鳥居,不是我們的耶!在神社的相關產權資料中,沒有關於這座鳥居的記錄,他們過去也不曾派人維護過它。

難不成鳥居跟竹筍一樣,會自己長出來嗎?當然沒有這種神蹟,鳥居是1975年蓋的,當時僱人施工的業主為清水市役所(註:清水市已於2003年4月併入新的靜岡市)。

這條名為「草薙神社通」(草薙神社通り)的參道,過去曾有一座較小的鳥居,但參道在1975年拓寬時,市役所將鳥居列為「補償工事」的一環,同步將其放大重建。不過當鳥居在那年9月20日落成後,沒有任何撥交點收的程序,市役所與神社事務所也都不曾照料它。就這樣,靜靜地過了四十多年,直到水泥剝落時,大家才驚覺原來看似神社一部分的鳥居,在產權上竟然是無主的設施!

鳥居這樣放著也不是辦法,因此靜岡市在今年3月24日發出公告,為維護大眾安全,令擁有者在6月15日前將其拆除。只是這份公告也沒辦法真的「命令」到任何自然人或法人,鳥居當然也沒有在6月15日的大限前消失。為此,靜岡市只好摸摸鼻子,從口袋編列一筆1100萬日元的預算,安排在9月8日正式將它拆掉囉。

鳥居為神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看到這則消息之前,我從來沒想過鳥居的產權該屬於誰的問題(啊不就是神社的嗎)!不過仔細想想,在日本走跳的經驗中,確實常會見到不在神域範圍內的鳥居,甚至是隱身在神秘的小山路中。又如,嚴島神社或箱根神社著名的鳥居,是立在水面上的,那裡根本沒有陸地,那會有地權跟「地上物」的產權登記嗎?

隨著廢社的情況慢慢增加,未來各地方自治體或許會遇到更多無主的鳥居呢。

話說回來,草薙這案例也不是地方自治體第一次拆鳥居了!同樣在靜岡市的清水,三保地區的御穗神社有座佇立在港口邊的一鳥居(一の鳥居),本身約有一百五十年歷史,但因長期受海風吹拂而損壞,具有危險性。在找不到主人的情況下,由市役所於1995年拆除。

不過居民們仍十分懷念那座鳥居,在2005年集資450萬日元,在原處依原樣完成重建。當然,這次就有清楚記下鳥居的主人是誰了!不過,擁有者仍然不是御穗神社,而是當地的聯合自治會。神社的鳥居,不是神社的鳥居呢!


Q2513-04.jpg
大洗磯前神社的一鳥居(一の鳥居),跨在縣道上,且離神社有段距離

Q2513-03.jpg
香取神宮某座不知名的鳥居,位在山間小徑上,沒有通道實際穿越其下(或至少我看不到)

Q2513-02.JPG
箱根神社的鳥居位於水面,這個地權該怎麼劃分呢?




檢視較大的地圖

==
取材時間:2011-11、2019-04、2019-10


Q2382-02-2K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arscreek 的頭像
    starscreek

    杰水 輕喃 starbuckser's creek

    starscre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