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予鐵道的古町站,除了是高濱線上的一個停靠站之外
亦為伊予鐵道的車庫所在地,郊外列車與路面電車在此相遇
伊予鐵道是日本四國松山當地的鐵道業者
除了三條軌距1067mm的郊外線,由一般列車提供服務外
另有數條路面電車在松山市區的道路上穿梭
可參考這張先前在講松山的路電發展過程時,曾用過的路網圖
這次造訪的古町站,就位在左邊那個X字型的交叉點上
由於彼此路網的關係
郊外列車與路面電車在市中心的大手町站外
出現一個垂直相交的鐵道十字路
而在其北端的古町站旁
路面電車的路線,得由西側斜向穿過郊外線鐵道至東側
使得古町站南側出現了一個罕見的平面X字型的夾角交叉
而為了服務兩組路線四個方向的旅客
古町站的配線也經由特殊的設計
使其出現不同於其它車站的鐵道趣味
古町站在伊予鐵道的路網中,算是相當重要的大站
目前每天約有2500位乘客在此進出
古町站於1888年的10月28日,隨著四國島上第一條鐵路
也就是伊予鐵道郊外路網的高濱線通車而啟用,至今有123歲囉
不過它當時的名字為三津口站,隔年才改稱「古町」
並於1911年8月4日南移200公尺至現址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擁有高濱線的伊予鐵道會社
跟現在這家同名公司僅有部份繼承相關,但非一脈相傳的經營者
另外,最初由古町站出發的路面電車
是由「道後鐵道會社」興建經營,往道後方向的道後線
該路線1895年通車,至1900年才併入前代的伊予電鐵
當時的軌距為762mm,至1911年完成拓寬
當時古町站的週邊路線為Y字型
它也成為全四國島上第一個匯集兩家鐵道業者的轉車站
至於往JR松山站方向的路線開通,形成X字型路網
則是1927年國鐵的予讚線通達松山時,才啟用的接駁線
(但也非今日通往JR松山站前的路線唷)
如今的古町,仍是伊予旗下的郊外列車和路面電車之轉車站
(但轉車功能尚不及十字交錯大手町站或松山市站重要)
儘管在各路線系統的始發或收車終點都沒有列出古町
但它身為伊予鐵道最重要的古町電車庫所在地
也負責郊外列車和路面電車的收、發車任務
古町站的外觀很不起眼,猶如公寓大樓的一條騎樓小巷
其實這棟大樓,就由伊予鐵道會社持有
而一樓看似好像有個櫥窗的店面,則為古町站的候車室
這棟大樓是1977年落成的第三代站房
古町站的初代站房,於二戰中的松山大空襲下燒毀
古町站有四番線可供列車停靠,為一側+一島+一側的配置
1、2番線供路面電車停靠;西側的3、4番線則為郊外列車使用
特別之處為路電的2番線與列車的3番線算是組成一座島式月台
但是利用了島式月台的南、北兩段,錯開乘車動線
把古町站的車站配線與月台位置整理了一張概略圖(不按比例)
黑色路線為供郊外線的列車使用;路面電車的軌道則為綠色部份
往圖右的木屋町方向,還有路面電車的車庫與檢修區
因為如此,路電勢必得由郊外線西側(圖上端)跨到東側
古町站外的東半部就是路面電車的車庫
其中又可再分為傳統古樸造型的路面電車,以及新款的低底盤車
收車時會讓兩者分別集中在不同股線,形成彼此壁壘分明的畫面
古樸的2000形電車2006號,該形電車共有5輛
編號為2002號至2006號,製造於1964至1965年間
前身為京都市電的2000形,1977年京都市電全廢時移籍松山
遠側的電車正在1番線停靠,靜候發車時間一到,就要出去賺錢了
近側的2002號車也蓄勢待發,停在自由通路北側待命出動
除了頭頂的行先指示,傳統路電在端面的右側
還設計了「左、右、下」三個掛置點
可臨時附掛訊息,或供Head mark安裝之用
倘若當下沒有特殊的訊息
有時路電會掛上橘色空白Head mark,如圖中的2002號電車
或乾脆像前一張圖的2006號車,連橘色空白Head mark都省略了
另外,在端面車號2002的兩個2底下,各有一個斜向的底座
可以猜猜看那是要幹麼的唷?(這題蠻簡單的)
必要時則可能掛上臨時列車或試運轉的Head mark
2002號車準備出勤,要跑2號系統的循環線往自家的松山市站
2002號才剛離站,下一班的低底盤車就已經入線待發囉
伊予電鐵的2100型電車號稱超低底盤
在前後兩道門之間,為無階梯的低底盤空間
兩端的轉向架上,則為運轉士的空間,並設有若干座位
古町車庫中成串的2100形路面電車
補充說明一下唷,伊予電鐵的路電均為單節編組
所以這一串的電車都是獨立的編組,並非「一列」長編組的電車唷
由2、3、4番線通往站房的自由通道
如果搭乘高濱線的郊外電車,是在進出月台時才感應刷卡
伊予鐵道採用簡易式改札機,供非接觸式感應卡進出站時過卡
但不設置擋板,大家自助操作唷!
如果是用單程票,則完全省略改札手續,知道自己有買票就好
同時,為方便路電旅客轉乘郊外列車
古町站在月台的自由通路旁,便設有單程票售票機呢!
至於搭乘路電的收費方式,就是下車時一併在車上付款囉!
低底盤的2100形電車,與傳統的2000形電車合力服務松山市民
高濱線的郊外列車停靠於3番線
這座島式月台的左半部,於自由通路南邊供路面電車使用(2番線)
因此在自由通路以北便設欄杆保護
右側其實也是島式月台,但日常僅有單側的4番線會使用
郊外線月台上的販賣機,彩色塗鴉是為松山名景的道後溫泉宣傳
賣飲料之餘也不忘提醒旅客,可搭伊予的路電前往道後泡湯唷!
古町站南側的配線。直的二股為高濱線的郊外列車鐵道
而左下往右上斜切的路線,則為路電的軌道
加個顏色來看好了,這樣就比較清楚囉!
雙方目前的軌距都是1067mm
但郊外列車用電為直流750V,路電為直流600V
往前幾步再來一張,最右邊的路電軌道JR松山站前
左側與中間的鐵道則經大手町站往伊予鐵道的松山市站
路電軌道穿越列車鐵道形成的兩個大X
都僅具有單純的通過功能,沒有雙K轉轍器互通彼此唷
2105號電車切過郊外線,往JR松山站前的路電車站前進
再換個角度,從古町站南側的站外,眺望交叉狀況
這種路面電車平面斜向穿越一般鐵道的狀況
全日本也僅有這一個案例(另有路電互跨、迷你新幹線互跨)
最後補充一張古町站南的平交道
這面反射鏡,怎麼好像在MARCH的車上看過?
下回有機會到松山,也不妨來古町站瞧瞧吧
如果郊外列車與路面電車也強調玩無縫轉乘
那麼古町站的2、3番線應該是很棒的示範了
最後也提醒您,拍攝軌道照片請切記安全唷
尤其在古町站南,4個方向有列車進出
經過平交道時更要落實停、看、聽咩!
==
取材時間:2010-08
- Apr 30 Sat 2011 22:28
[月湧江流]日本火車站的探險筆記:古町站與車庫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