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日本當前的憲法,並沒有「海軍」這種玩意兒的!
但在舞鶴仍有一座「海軍紀念館」,為大家說說帝國海軍的故事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吃了兩顆蘑菇宣佈投降
戰後由聯合國的GHQ管理了一段時間
直到新的「和平憲法」出爐後才漸漸收回主權
該憲法的一項特點,就是重新建立的日本
不能設立陸、海、空等「軍隊」
因此現在的日本,就名義上來說沒有陸、海、空三軍
(但仍可設置以自我防衛為限的武裝部隊)
不過如今在京都舞鶴的海上自衛隊舞鶴地方總監部
仍保留一座大日本帝國海軍時代興建的禮堂
作為日本海軍的紀念館,保存一些建軍過程的歷史文物
同時也可作為海自的公關與招募之用途
海軍紀念館設在「海上自衛隊舞鶴地方總監部」的營區內
進入營區後之會先有一個上坡,道路盡頭的建築便為地方總監部
從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前
舞鶴便為日本於日本海側的重要軍港,在1901年設立舞鶴鎮守府
戰後的1952年保安廳警備隊重組時
便同步設立(恢復?)海上自衛隊的舞鶴地方隊,負責防衛任務
並由舞鶴地方總監部的地方總監為主官
地方總監下轄第44掃海隊(有掃雷艇)以及舞鶴警備隊
(含陸警隊、港務隊、水中處分隊等)
另外也管理海上自衛隊的舞鶴彈藥整備補給所、造修補給所
舞鶴基地業務隊、衛生隊,與樂隊等,是在地的軍區老闆
不過以舞鶴基地為母港的護衛艦隊第3護衛隊群
則歸橫須賀的護衛艦隊司令部統一指揮
正面的主樓為地方總監部第一廳舍,於1930年落成
使用建材包括華盛頓海軍會議後,因限縮船艦規模而多餘的鋼材
興建之初是作為海軍機關學校的校舍(現在的立面是後來改的)
1881年至1887年間存在、1893年復校的海軍機關學校
原設於橫須賀,逢1923年關東大地震完全焚毀
至1925年間曾暫遷江田島,之後定址於舞鶴
直到戰爭中的1944年與海軍兵學校合併,成為舞鶴校區
(海軍兵學校還有岩國、大原,與針尾等分校校區)
戰後的舞鶴地方總監部成立時
便將舊校區改作其主要營區至今
機關學校當年的學生館,如今為海自第四術科學校之校舍
就在第一廳舍的右側
地方總監部的營區由於內附海軍紀念館,因此在週末假日有開放
不過開放範圍就只有海軍紀念館本身,和紀念館前的大草坪
可以留意草坪邊緣低矮的圍籬
是以12公分或15公分口徑的砲彈為造型
取材時的11月正是京都楓紅的季節
營區內的幾顆樹木也表現出濃厚秋意
海軍紀念館的建築,本身是地方總監部的大禮堂
將室內的一部分空間規劃為展示廳
建築本體在海軍機關學校時期即為大禮堂,1933年落成使用
一般情況下,參觀紀念館的同時也可以步入大廳晃晃
的確頗有踏進電影場景的錯覺!
紀念館正面玄關,擺設一尊日本海軍東鄉元帥的半身像
東鄉平八郎是舞鶴鎮守府的初代長官(當時為中將銜)
對於海軍在舞鶴的建軍發展相當重要
他個人更顯赫的事蹟,則為幾年後日俄開戰時
擔任殲滅俄羅斯東、西兩大艦隊的帝國海軍聯合艦隊長官
(不過日俄戰爭的聯合艦隊並非由舞鶴出發啦)
塑像背後有一面日本海軍旗(旭日旗),看似有些破舊斑駁
其實是來自二戰末期被擊沉的「秋津洲號」水上機母艦
水上機母艦和大家熟悉的航空母艦不太一樣
沒有那麼大的飛行甲板與承載能耐
而是利用船艦後方的甲板,載運一架水上飛機執行偵查任務
可說是一棟為加強飛機偵搜範圍而存在的浮動機庫
日本海軍原計畫要打造4艘秋津洲級的水上機母艦
但實際上僅第一艘秋津洲號由川崎重工神戶造船所完工下水
1942年4月29日竣工後,服役期間沒有太多戰功
最後一次離開日本出航後,在1944年9月13日進高雄港補給
11天後在菲律賓遭美軍航艦艦載機擊沉!
關於被擊沉船艦的文物,還有一幅「福井丸」的油畫與木頭碎片
與一般戰損船艦不同的是,福井丸是一艘造於英國的民用商船
而她的沉沒,算是日本海軍故意安排的(還怕她沉錯地方咧)
日俄戰爭時日軍發動旅順包圍戰(是中國東北那個旅順沒錯)
面對採取拖延戰術,不打算出海接敵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
日軍想說既然你們不出來,那乾脆就永遠不要出來吧!
於是派出商船想充當人工魚礁
以沉船封鎖旅順港的進出航道,稱為「旅順港閉塞作戰」
福井丸便在日本海軍少校廣瀨武夫的指揮下前去當砲灰
廣瀨武夫在福井丸上遇俄軍炮襲陣亡
追昇中校,入祀靖國神社
並曾被包裝為「軍神」的形象加以宣傳
在歧阜縣高山市、出身地的大分縣竹田市
與東京的萬世橋站前(已廢站、移除)等三處樹立銅像
還有紀念他的「廣瀬中佐」之歌(當時日文的「廣」字還沒簡化)
BTW,NHK「坂上之雲」劇中的廣瀨超帥的喔!
福井丸在1908年打撈移回日本解體
留下一塊木板遺跡保存於海軍紀念館
除此之外,海軍紀念館也陳列了東鄉長官的書桌
海軍機關學校練習船「吾妻」的號鐘等約200件文物
對於那段歷史有興趣的玩家或軍事迷,應該會覺得蠻有收穫的
但提醒一下,海軍紀念館內不能照相唷!
整個舞鶴週邊的海上自衛隊營區和設施還不少
除了最主要的地方總監部,另外也有學校、醫院,或修補所等
就連馬路邊一塊看似平常的操場,也可能是海自的訓練場地
不過遊客在這座城市整體來說並不會感到特別肅穆或處處受限
或許也跟自衛隊的一些開放態度有關
在軍區附近的人行道上,也可以看到穿著軍服的大叔
我沒注意其官階(但我可能也看不懂,Navy那套有點難記)
大叔應該不是cosplay的Coser吧?
地方總監部的正對面,是ユニバーサル造船株式会社
(Universal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為日本JFE鋼鐵與日立造船合資的造船廠
2002年成立時雙方持股各半,2008年日立造船讓出35%給JFE
使ユニバーサル造船成為以JFE為主要股東的子公司
如果您想參觀地方總監部內的海軍紀念館
京都交通的巴士就是搭到「ユニバーサル造船」之站牌
日立造船株式會社「Hitz」(Hitachi Zosen)也有樹立招牌
Hitz的前身大阪鐵工所(OIW, Osaka Iron Works)
於1881年成立,1936年併入日立製作所(Hitachi)
並在戰爭中的1943年更名為日立造船,延續至今
戰後的1946年,如同三菱等戰前財閥一樣
日立也被分割使得財閥解體,日立造船便脫離日立製作所
(日立製作所之後就跟造船沒有太多直接關係了)
日立造船在2002年與JFE合組ユニバーサル造船
並將本業創設以來的重心移撥到ユニバーサル造船靡下後
便將「OIW」的社章改以Hitz替代
Hitz減少對ユニバーサル造船的持股
也意味著本身的發展重心完全移轉
雖然名稱仍有「造船」字樣,但目前是以精密工業為主要方向
但您若以為這只是間普通的民間造船廠,那就太小看它了!
它的前身,為海軍舞鶴鎮守府成立時同時設置的舞鶴造船廠
1903年改組為舞鶴海軍工廠,不少驅逐艦便由此誕生
戰後先改為民間的飯野產業舞鶴造船所
1963年納入日立造船所旗下,更名舞鶴重工業
至1971年完全併入日立造船所
一路演變為今天的ユニバーサル造船旗下工廠
目前業務有民間船隻的新造
也包括自衛隊的船艦翻修!
地方總監部與造船廠所在的區域,被稱為中舞鶴
白話來說就是東舞鶴與西舞鶴之間的區域
過去有一條中舞鶴線的國鐵路線,從東舞鶴站外岔出
經過北吸隧道抵達這裡
路線1972年廢棄後,軌道路廊如今改為公路的人行道
而地方總監部靠近路旁的一塊小角落
則展示一輛C58的SL蒸氣車頭,作為昔日鐵道的見證
第一次搭巴士經過這裡時,看著週邊被都鐵絲網圍住
還以為SL是展示於營區之內,本想趁著參觀紀念館之餘繞去看看
好險後來有搞清楚它是被圍在營區的外頭
不然在營區裡面亂跑亂跑,我現在可能就不是在這裡了吧!
C58113的整體保存狀況還算不錯
不過那個展示鐵梯也「友善」過頭了些
延伸閱讀:
您可藉由搜尋「舞鶴 散步舞曲」這個系列名稱
尋找blog內的其它文章
==
取材時間:2010-11
- Jul 09 Sat 2011 20:38
[月湧江流]舞鶴 散步舞曲:海軍紀念館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