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臨港線重新鋪軌觀光再開的聲音言猶在耳
但隨著北濱車行地下道的興建,想百分百復原是不可能了
為了讓砂石車等大型車輛改道
不再經過花蓮市北濱街區而新建的車行地下道
看來很快就會開放通車了
去年底趁著還有一點休假時間
趕緊去花蓮港濱看看
花蓮臨港線從花蓮港站出發
經美崙、新村、民立等車站前往花蓮站(舊)的區間
在花蓮機廠搬遷至現址後很快面臨廢線的命運
原本的機廠用地改為「陽光電城」的一、二期用地
不過現階段仍在施工中,算是半開放的狀態
望向那部怪手,此時所站的位置即為原本的海岸路平交道
但目前僅剩柏油路的邊緣,可以看出一段約50公分的痕跡
換個方向看看,原本的警告設施早已拆除殆盡
如果不是地上未刨除的軌道痕跡,以及對面的腳踏車道路口
否則大概認不出來原本的平交道就在這裡吧!
望向原本花蓮站(舊)的方向,只剩下草坪與鄉間小路
過往的路線和股道則都已拆除,路廊淹沒在草叢中了
陽光電城二期在原臨港線的平交道南邊興建一處立體交叉
讓民眾的活動綠地可以跨越馬路、直接延伸到海邊
高架的立體綠地上是個有池塘的公園,初見時頗驚訝的
整體設計概念相當不錯
但是否適合這裡?嗯嗯,有待觀察
回到原本的臨港線方面
花蓮臨港線北濱段在廢棄後,順應潮流改闢為自行車道
納入雙潭自行車道的一部分(七星潭=鯉魚潭)
原本自行車道在這裡會直接銜接往南濱公園的路線
但該銜接處因為施作車行地下道的南端出口引道
目前處於截斷的部份,但不影響原本的臨港線路廊
這就是自行車道被從中攔截的地方
橘色圍籬屬於地下道的施工範圍
不太確定圍籬拆除後,自行車道是否會恢復原本路線
所謂的車行地下道,約莫是地圖上的綠色路徑
和臨港線的路廊不重疊(鐵道在海堤內、隧道在海堤外)
但是隧道的出口引道,多少影響了鐵道路廊的空間
尤其是北出口的部份,等於是直接截斷了以往的臨港線
從南出口的引道,可以看出是興建一座雙向各單線的隧道
臨港線的路廊就緊貼在地下道的左側(西側)地面
這個寬約3公尺的自行車道路廊,就是昔日的臨港線
不過受到地下道的工程影響,其路寬在取材時有些為縮減
雖然說是封閉的地下道,但由於這段本來就有平行的海堤
因此究竟是興建低於地平線的地下道?
還是為地面半高的海堤外擴(有點類似嘉和遮體的結構)?
似乎得待圍籬拆除開放後才比較容易搞得清楚
換個位置往北來到花蓮女中的後門、北濱公園附近
也就是地下道的隧道北口,這裡的路廊破壞就嚴重多了!
仔細留意隧道口的頂部,可以發現它並非與地平線齊平
而是比週邊的路面有多出些許的高度
這個位置與高度,便使得原本的鐵道路廊被截斷
(自行車在這段是走公園內,倒是沒有太大的影響)
幫隧道口來張特寫,旁邊停放的是工程單位之車輛
在隧道北口的左側(東側)有新鋪設一條人行道
如果沒搞錯,鐵道原先是從大樹和石碑以右的空間通過
換句話說,人行道與地下道佔用了原先的路廊
如果從曙光橋的位置來看,可以發現隧道門架的位置
應該就對在原先的臨港線鐵道上方
由臨港線改建的曙光橋,如今是自行車道相當重要的一環
想當年各種柴頭R魯與柴油客車都得從這經過
如今看著阿伯牽腳踏車,很難聯想到當年的光景
臨港線的觀光化復活,且以762mm的軌道重鋪
是交通部長先前提出的一項想法
儘管當時就沒太認真看待這項規劃,不至於太失望
只是從目前的跡象看來,隨著北濱地下道的興建
花蓮臨港線的北濱段應該是難以原樣復活了!
或者,危機也可以是轉機啦
隨著執政黨可望再次執政,如果這個部份還要推動
不如利用以後多數汽車會轉往地下道的變化
改在原本南下單行的北濱街上鋪軌
北端延伸往美崙、南端經鐵道園區連結金三角
用路面街車(street car)的方式
賦予花蓮臨港線的新生命!
不過要特別注意這個不是「復駛」或「復活」唷
而是來一套全新的玩意兒!
只是這樣的路線能賺多少銀兩?
牛奶杰還是維持保留的態度
我想那個收支是不可能靠運輸任務打平的
因此仍然會比較偏向遊樂園化的設施
可能會有點像北京的前門大街吧
但那就得看地方政府對於北濱街區有什麼想法囉
==
取材時間:2011-12
- Jan 14 Sat 2012 18:46
[月湧江流]喚不回的花蓮臨港線.北濱段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