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機場的T3不虧是出自名家,候機室果然明亮大氣
拿來當國家門面的確很體面、適合。而其動線也蠻特別的!
先前看過北京首都機場三號航站樓(T3)的出境大廳
辦好登機報到手續後,接下來就要準備搭機啦
借現場的這張照片圖說一下
報到的手續在左邊人字型的T3C完成
但國際線與港澳台線的登機門在右邊人字型的T3E
中間必須搭一段接駁電車連結彼此
兩個人字型之間還有一座衛星航站T3D,但平時未開放
在T3C的4F出發口有分三個部份
靠中間者是供境外的國際線與港澳台線旅客使用
也就是得過邊檢手續的;而左右兩側則為國內線出發口
國際線與港澳台線使用的登機門
會是E字頭的E01至E62,也就是在T3E的意思
同理,國內線在T3C搭機,登機門編號就是頭文字C
通過第一道的檢查關口,開始進入管制區了
這個畫面怎麼好像電影裡走到時光隧道盡頭之感覺?
喔,原來是要搭電扶梯下樓呀,T3C的出境大廳在4F
不過電車的月台在2F,因此乘客得先下樓才能搭車啦
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設計的首都T3航廈
在這個位置運用立體隔離,區別不同的旅客動線
下樓到T3C的2F時,中間的走道為境外航班的出境動線
以玻璃牆隔離的外側則為境外航班的入境動線
左右兩個突起的部份為接駁電車的軌道
列車兩邊會在不同階段開門,先讓入境的旅客下車
再讓出境的玩家上車,接著開往T3E的候機室
至於搭電扶梯穿過的3F,則為國內線的候機室
可以想像在T3C搭境內班機,感覺跟搭境外航線應該很像
下樓便來到T3C的2F
接駁電車月台尾端可以望向T3C的「人」字型中間突出部
被軌道隔離的左右兩邊,都是國內線的候機空間
來為接駁電車的月台留影一張
雖然牛奶杰習慣稱其為接駁電車
但其實正式的名稱為「旅客自動移動系統」(PMS)
和臺北捷運文湖線龐巴迪新車有些血緣關係
關於接駁電車的部份,就請另開先前寫的番外篇吧
搭上電車後不花5分鐘的時間,便來到2公里外的T3E部份
旅客下車後會先經過邊防檢查辦理出境,接著便進入候機室
T3候機空間的造型為弧形,非一般常見的平面直角或圓形
這可能是首都T3航廈在設計上最特別的部份
候機室內的整體採光相當好,是個相當明亮寬廣的空間
感覺果然是一流的航站設計案(姑且不論屋頂曾被吹翻)
與報到階段的動線不同,T3C是出境在上層、抵達在下層
T3E的候機室這邊是搭機在下層,抵達下機在上層
因此候機旅客還可以看到剛下飛機的玩家從自己頭頂通過
下飛機的走廊猶如架在候機室裡頭的天空步道
在走廊尾端有個透明的小平台,剛好下飛機時也有在那晃晃
來拍一張登機門與櫃台的照片吧
登機在下層、下機在上層,這個規劃蠻特別的
向外延伸的空橋是長這樣
乘客下機後會先搭電扶梯上樓,再進入航廈內部
至於固定部份何必弄那麼長?可能是為了整體美觀吧
(臺北松山的空橋固定部份也是這樣,但為下樓登機)
補充兩張從入境的「天橋」上看候機室的樣子
整體的空間明亮氣派,很適合作為好面子國家的首都門面
候機室裡面當是有一些免稅商店可以逛
主要是集中在剛完成邊防檢查的人字型航廈跨下
往兩邊伸出的航廈觸角,選擇就比較少了
但印象店舖還是以基本民生補給為主,並沒有太好逛
看到很西洋現代的兒童遊樂器材
和中式傳統庭閣擺在一起,這畫面還蠻特別的
T3的候機室空間相當大,也有高爾夫球車提供代步服務
但牛奶杰不知道搭這車要不要付費
我覺得特別的是每輛高爾夫球車上都有掛一般車牌唷!
候機室內的落地玻璃有三層樓高,在這裡看飛機的視野不錯
尤其是與浦東T1比起來,首都T3應該能輕易得到飛機迷支持
從T3E的候機室向西望出去,可見到首都上一代門面的T2
中間還夾了一條36R跑道,應該PEK三條跑道中最忙碌的
拉近一點看看T2的航廈與停機坪,編號為2開頭的三碼
有別於T3最容易見到中國國際航空(CA)的班機
T2是東航、南航與一些SKYTEAM天合聯盟夥伴的大本營
取材時還見到一架衣索比亞航空(ET)的班機在T2
北京是衣航在中國的第一個航點,班機會中停印度的德里
另外衣航也飛航珠三角的廣州,和長三角的杭州等航點
(待續)
延伸閱讀:
國泰 CX6881 北京=香港飛行日誌
==
取材時間:2011-05
- Jan 21 Sat 2012 17:05
[月湧江流]杰足鮮登北京首都機場:T3出境候機室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