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好久,終於要把這一天的「九州賞車之旅」終結啦
行程是由鹿兒島回博多,搭乘當時僅通南半段的九州新幹線!
其實這趟到九州撥出一天的時間專門進行賞車旅行
最原始的目標,就是當時還算日本新成就的九州新幹線
那白帥帥的車身外觀配上紅色腰帶,相當有吸引力呢!
不過資料查呀查,發現JR九州各種有形有色的名駒太多了
於是就集合成了這一整天的行程!
九州新幹線的搭乘部份,是從南端的鹿兒島中央站出發
經過當時通車終點的新八代站轉車,回到博多
(新八代站於熊本站南邊,因為純粹換車未停留,圖就省了)
儘管如此一來,最初的目標變成得在晚上時段進行體驗
不過把這點當成全日的行程壓軸,也是很棒的安排啦,嘿嘿
九州新幹線的Tsubame燕子號,是用JR九州的800系列車
今天搭乘的列車編成為U001,也就是天字第一組的800系
首次搭乘就遇上1號機,彷彿是有特別安排似的公關活動
不過她似乎沒有像台灣高鐵的TR01編成那樣有特別的logo
修長的車頭鼻翼,乃是她最大的特徵
而且相較於N700系或JR東日本新開發的E5與E6系
她的外型是個人較能接受的,不至於像幾位晚輩如此特異
800系的車身整體塗裝相對簡單,僅有白底、紅線段加黑字
不像九州大師水戶岡銳治以往慣用的大膽色彩
但仍然是令人驚豔的外衣
車身側面的中段有標注TSUBAME的列車名,以及燕子圖案
並有KYUSHU SHINKANSEN與KYUSHU RAILWAY COMPANY等字樣
這個環形的TSUBAME圖案是800系車身上的重要logo之一
TSUBAME燕子號本身在國鐵的JNR時代,或繼承的JR階段
都是相當重要的列車名,九州新幹線上路前請它重出江湖
且使用範圍更加廣泛,讓「TSUBAME」成為JR九州一大招牌
在車廂的編號部份,有別於車身本來的黑色書法字體
是採用紅色點狀鋪成的數字來顯示,格外明顯
儘管和週邊的字體大相逕庭,但也不覺得格格不入,厲害!
放大一下車廂編號部份的字樣與圖裝,還有一個紅色的印章
為「九州旅客鐵道」的朱印,彷彿是為車身的整張水墨畫落款
這個小印章也令牛奶杰想到近期很用心開發九州市場的華航
鹿兒島中央站就是九州新幹線的終點,這點恐怕是永久的了
除非哪天真的要興建沖繩新幹線,否則大概沒有延伸的必要
儘管是終點站,不過月台佈置仍採用半套的通過式設計
在路線的東邊盡頭留下尾軌,但沒有空間讓軌道再閉合交換
畢竟空間相當侷限,再出去一點就是鹿兒島市區的大街了!
在內裝方面800系列車果真不是蓋的,集合水戶岡的設計大成
座椅布套高檔典雅,有別於在本州搭新幹線的單純運輸意味
當乘客步入車廂的第一刻起,就能明顯感受出這股差異吧!
椅背的部份,則沿用水戶岡銳治在JR幾款特急都選用的木質
這種視覺感受,可不是搭飛機或高速客運會見到的
而那兩者則為在各方面上、下夾擊JR九州的重要競爭者
列車上的椅子,對我來講那跟搭台鐵是完全截然不同的感受
它可以說是將鐵道旅行提升到另外一種層次了!
這畫面彷彿就是提醒人們,鐵道旅行也能很愜意、舒適、享受
相對於台鐵給我的印象常是擁擠、座位難買、車內清潔未落實
總是呈現出一副必須「克勤克儉」或「將就一下」的風貌...
「將就」了幾十年後,當人們有辦法購置自己的交通工具
除非是有不便於自行駕車前往的條件
否則很多人都不願意繼續陪伴台鐵那樣落魄下去
而且我覺得,國內的鐵道旅行也因為台鐵長期的「將就」
變得好像不是人人都可以很普遍、很時常去參與的活動
有時反而必須得與一些動人的要素或概念結合,才得以執行
例如:廉價、壯遊、流浪、青年、背包、十年一償環島夢
最後一個暑假、青春正藍、現在不做更待何時...等等
當然,我的意思並非說因為這些要素而去鐵道旅行是錯的
而是即便沒這些「堅持的理由」
人們應該還是可以常常出門去鐵道旅行呀...
1年有52個週末、12個月份
上班族通常有些特休假,上課族常有自己決定的特休假
如果能1年安排12次鐵道小旅行,不求遠、不講快
漫步調節奏讓自己開心就好了,那應該也是很豐富的事...
但,坦白說,每當想到台鐵那人擠人、沒座位的模樣
(有時就連一個不至於得太辛苦的「站位」都是苛求)
我也會想打消在國內鐵旅的念頭,唉唉
甚至,靠台鐵再轉車把我送去台桃搭機出國
有時都將是整趟旅行裡面,令我覺得最難執行的階段
唉唉,這只是我此刻看到九州新幹線的椅子
而從心中發出的一些想法啦...
在洗手間的部份(純粹就是講設置洗手台的空間喔)
也能看出JR九州的細緻,不僅有門簾顧及使用者的隱私
而且那布簾還是精心挑選的,絲毫不放棄小細節的加分機會
也讓寬敞的無障礙洗手間有上相曝光的機會
隨著人口高齡化已是必然趨勢,以及身障者權益的正視
現在設計的列車確實應該更廣泛考量多元使用者的需求!
尤其是那些一買車就打算用20年、30年的鐵道經營者
編預算時的高齡人口,可能10名旅客裡頭還不到1位
但車在路上賺錢還未退休前
可能每4人裡就會有1位需要廣泛的協助
我國鐵道服務的慢半拍,應該會追不上人口老化速度呢
取材當時的九州新幹線,最北僅行駛到新八代站
多數旅客都會換乘Relay Tsubame繼續北上
這個在同月台兩邊便可換乘新幹線與在來線列車的畫面
如今暫時成無絕響,但也無疑是討論無縫轉乘時的經典佳話
(BTW,現在還有人在意「無縫轉乘」這件事情嗎?)
總之,關於九州的鐵道賞車之旅,就到這裡告一段落啦
原本只是想寫日本三大的車窗風景之一
但前後交代一下,不小心就集合成這20篇了
希望往後有連載的題材時可順利些
別像這系列就莫名從去年8月寫到今年7月了,哈哈!
==
取材時間: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