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Tomamu站出發往新得站,準備結束JR石勝線的日間旅程
在新得站短暫停留轉車,意外遇見水晶列車與粉嫩的Kiha40
順利搭上Kiha283系擔當的特急超級大空5號列車
平安離開雪境中的Tomamu站,循著JR石勝線的最後一段區間
前往JR石勝線與JR根室本線會合的JR新得站
這兩座提供客運服務的車站之間相隔33.8公里
在日本境內,應該可以名列站距最長區間的前三名了
(第一名是新夕張到占冠的34.3公里)
兩者間其實有串内、上落合、新狩勝、広内與西新得等信號場
也就是五座號誌站,但都只供列車運行之用,無法上下客

JR石勝線與JR根室本線兩條路線之會合處
是在JR新得站西方好幾公里遠的地方
就路線本身來說,那裡有一個「上落合信号場」
可讓兩線的雙方列車交會或待避
國鐵先前的構想,曾希望要讓該站具有供乘客換車的可能
也就是一般車站的基本功能
不過該處的位置其實是在「新狩勝トンネル」的山岳隧道內
或許是考量安全的因素而作罷,使得上落合=新得區間
名義上成為石勝線與根室本線共線的區間
不過像我這樣從Tomamu站要往JR根室本線北上的旅客
就必須到新得站才能轉車,這23.9公里的路程得折返跑
等於是多累積了將近50公里的里程
如果是買單程票的玩家,這多出的車資得埋單自行吸收唷!
從Tomamu站到JR根室本線尾巴的落合站
兩者的直線距離其實只有9公里,沿著公路走也僅16公里
但搭火車卻有61.9公里,其中近八成的47.8公里花在折返跑
而且基本的運賃車資就得付1230Y呢,嘿嘿

牛奶杰搭乘超級大空5號列車在新得站下車
一如她在Tomamu站出發時有8分鐘的延誤
抵達新得站的誤點時間也差不多是如此
所幸影響不大,畢竟離接下去的普通列車出發仍有餘裕
還是JR北海道那麼不貼心的轉車間隔,其實是未雨綢繆呢?

超級大空號特急列車之車門旁,有著以LED顯示的丹頂鶴
Kiha283系在15年前的1997年登場,此刻稍嫌落伍的雙色LED
在出廠當時應該還是很夯的,而且硬是以雙色拼出丹頂鶴圖案
可以感受出鐵道經營者的投入和細心,呵呵!

新得站作為兩條路線的交會站,同時也是週邊少數的有人站
因此亦擔任些許當地列車的起點或終點
除了遠處的鏟雪車之外,站場上還有一節Kiha40的柴油客車
以及另一列有著特殊魅力的水晶列車

水晶列車(クリスタルエクスプレス トマム・サホロ)
(Crystal Express TOMAMU & SAHORO)隸屬JR北海道
是為了渡假、觀光用途,而特地從Kiha183系改裝的特急列車
登記上為キハ183系的5100番台,總共只有1組4節的特殊款
她目前多擔當團體包租車使用,和牛奶杰分享過的「華」相仿
這部份牛奶杰將待資料更為齊全後,再另以專文介紹

新得站目前具有一座連接站房的岸式月台
以及一座以天橋銜接的島式月台,共3條股道可供列車停靠
在站場外圍則有些許側線,可供收班或待命的列車歇腳
例如這兩節隱身雪堆中的Kiha40列車,便在站外吹冷風休息

其實早在國鐵石勝線還未開築、新得站尚未具有會合功能時
它本來就是根室本線越過山脈,向東要進入十勝平原的中繼站
因此在路線開通的1907年便設置「新得機関庫」
作為SL蒸氣車頭的家,是翻越「狩勝峠」難關的補機基地
儘管3年後一度裁撤,但在7年後又檢討重新設置
直到1985年才又再次撤銷
以前在車站的西北側,還建有一座扇形車庫和轉車台
不過牛奶杰取材時早已見不到相關蹤影
就算地上留有些許殘跡好了,也都埋在積雪下吧,哈哈
不過,既然新得站仍擔任些許列車的起訖點
又是重要路線的交會站,儘管平常每天的搭車人數不滿500
但它在全線運轉任務上的重要性,仍是不可言喻的

在白雪大地中見到白底藍綠色帶配色的Kiha40
覺得JR北海道這塗裝更加醒目亮眼,令牛奶杰相當喜歡
Kiha40雖然是款老車了,但那粉嫩且晶瑩剔透的膚質
看起來保養得很好唷(咦?)
Kiha40系幾乎可說是日本有JR的地方就能見到的車款
而且各地配色均不太相同,是牛奶杰很熱衷追逐的列車呢!

在等待我的JR根室本線普通車進站前
和我待會兒同方向、但不同路線的特急超級十勝6號先進站
這班車的負責編組為Kiha261系1000番台之ST-03
也就是牛奶杰先前從南千歲站搭到Tomamu站搭的那列
她在帶廣站完成整備後折返發車,現在要回到札幌囉
順道藉這張和上面的丹頂鶴那張作比較
再補充一點Kiha261系1000番台與Kiha283系的外觀差異
Kiha283系的車身側邊,有橫向的加強帶(請看丹頂鶴旁)
不過在Kiha261系1000番台身上,卻很平滑、沒這個小細節

超級十勝6號的恐龍頭,與水晶列車在雪中互相依偎取暖,哈
今天的雪就這樣一陣一陣的下,稍後出站晃晃時又停止了

新得站於1907年9月8日設站,目前站房在1988年完成改建
除了車站的運輸功能,左側的樓房由新得町商工會負責經營
提供一些吃飯餐飲的服務
新得町的人口約有6500人,在週邊來說也算是有不少居民了
車站外圍的道路,皆與JR根室本線的鐵道平行或垂直
猜想著城鎮的興衰,應該與鐵道的開發有密切的關係

除作為山地與平原的接壤處,以前還由此分出幾條產業鐵道
北海道拓殖鐵道於1928年12月15日從新得站延伸
3年後順利通抵上土幌站,銜接國鐵土幌線(有湖中沉橋那條)
這條拓殖鐵道線全長54.3公里,採用可直通的1067mm軌距
途中的屈足站另外岔出十勝上川森林鐵道,運送製紙原料
如今在JR新得站南方約1.3公里的鐵道旁
有一座「拓鐵公園」,推側應該與拓殖鐵道有關聯
拓殖鐵道當時設有一座南新得站,距離新得站標記為1.4公里
公園便是以往的車站腹地吧
看日本網友的分享,在公園內還能見到以往的陸堤
但在衛星圖上已不易發現1968年便廢線的拓殖鐵道路廊
拓殖鐵道除了運送貨物,也有些許的客運列車
它曾買進5輛日車生產的柴油客車(氣動車)專職載客
如今於帶廣、新得、上土幌附近營業的「北海道拓殖バス」
就是當年拓殖鐵道巴士部門轉生的巴士公司

本來想說可以趁著轉車的空檔,到站前的街上繞兩圈
不過感覺上好像沒有太多可以駐足的地方,便草草收兵
如果是航空迷來到新得,而且是沒有積雪的夏天
或許可以考慮攔一輛計程車,爬上遠處長滿針葉林的丘陵
車站東方3.6公里處有座「農道離着陸場」
也就是農用機場,座標約在N43°04′32″E142°52′37″
機場於1992年7月啟用,耗資約5億1900萬日圓
由町、農協與部份地方產業合資的第三sector經營
為北海道首座有牌的農用機場(道目前4座,全日本8座)
運作的時間是每年5月到12月
講「農用」感覺上很弱,但其實跑道有800*25公尺
看起來是採用柏油鋪面,地上規模不遜於我們的離島機場
跑道走向為17/35,和JR根室本線與鎮上的街道角度相仿

站前的小路,硬是從積雪中挖出一條小通道
這在雪季的北海道蠻常見的,反正只要人可以過就可以了
況且走路的人遠少於開車或搭車者
剷雪會剷到表面的石磚鋪面,這點已要謝天謝地了...
有些地方的積雪比較高
讓人們不用跑到黑部立山,便能見識到迷你版的雪壁通道囉!

站內貼有「SL冬之濕原號」以及當季「青春18」的海報
會接觸到新得站的消息,其實最早就是從青春18的相關規定
因為它是不用另外花錢就可以搭特急列車的終點咩

另外一張海報,如果真的有這款滑鼠,牛奶杰會很買唷
可是789系、281系還是789系1000番台當中要選那一隻帶回家
這令人很困擾耶... 我想還是統統帶回家好了!
一隻放家裡、一隻放辦公室
最後一隻... 放小三家好了(像十勝平原如此廣大的誤!)

再一次被道東的冬季海報給深深吸引呀!
道東一直是牛奶杰很嚮往的地方,不過都覺得距離好遠唷
如今臺灣有航班要直飛釧路空港了,好像應該來計畫一下...
既然是獨家的航線,那便不容置喙、沒什麼可以囉唆的了

時間差不多,回到新得站內準備再出發
新得站的月台進出似乎沒有管制
站務員對查驗車票沒有太大的興致
由新得站往東,是JR根室本線的十勝清水站
當地以前有十勝鐵道的清水部線,為732mm的純貨產業鐵道
新得往西則為JR石勝線的Tomamu站與JR根室本線的落合站
牛奶杰剛剛是從Tomamu站來,現在就折返往落合站去吧
儘管落合=新得=十勝清水沿線,在路籍上屬於JR根室本線
不過大多數列車,是走Tomamu=新得=十勝清水的跨線路徑
因此在JR北海道為乘客編定的車站編號上
Tomamu為K22、新得K23、十勝清水K24,三者比較像一家人
而落合站的T37,反倒與新得或十勝清水像沒血緣的傢伙,哈
(待續)
==
取材時間:2012-03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