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北澤(下北沢)算牛奶杰個人還蠻喜歡的一個東京小聚落
除了個性商店很有看頭外,X交叉的鐵道網也深深吸引著鐵道迷
若以鐵道迷的角度來說,來自不同業者的兩條路線
在此形成的X交叉路網本身就相當酷炫,值得注意
這兩者分別是東北-西南走向的小田急電鐵「小田原線」
以及西北-東南走向的京王電鐵「井之頭線」(井の頭線)
小田原線與井の頭線在下北澤站形成X交叉
(取自Google Maps)
每天26萬人上下車的小站
小田原線是小田急電鐵命脈的主要路線
連結東京的新宿至小田原,再延伸往箱根的溫泉區
該公司旗下各種觀光特急列車都會行經此處(但不會停靠)
據2011年的統計,單是小田原線,一天就有超過13萬人乘降
而京王井之頭線則是連結吉祥寺到JR山手線上的澀谷
兩端都是逛街的好地方(不過逛的調性大不相同)
井之頭線可說是為擴大京王線本身服務範圍的郊區路線
沿途很有住宅區的在地氣息,感覺較為悠閒
不過京王下北澤站的單日上下車人數也直逼13萬人
以車站規模來說,下北澤站的面積不大,不過運量驚人
兩家合計每天約26萬人,接近捷運台北車站的進出旅客量
(橘線東門站通車前的水準)
兩家車站 互通你我
兩條路線的交會,使小田急與京王兩家業者的車站彼此共站
小田原線的月台是走底層(1F),算是平面路線
而井之頭線在上層(號稱2F,有些資料定義其為高架車站)
不過其實在京王車站的地面,是西高東低的走向
因此車站西側外頭,便緊貼著一支平交道和路面交會
換句話說,所謂的2F月台,高度其實只到馬路行人的腰而已
如果不刻意繞到交會處或車站東側,也感覺不出其高架特性
兩條路線形成了X型交會,並產生車站的三個出入口
其中地表的北口與南口,主要是小田急的地盤
而京王則掌管經由地下道進出的西口(又稱京王改札口)
(嗯,號稱月台在高架2F的京王,其改札口卻是在B1F)
若以站在京王站西側平交道旁的行人來說
從他的位置距離井之頭線月台,其實只有2公尺左右
但要循著官方的路徑進站搭車,卻得走至少10倍的距離
畢竟看得到月台是一回事,走上月台卻是另一回事...
京王電鐵的下北澤站西口就在平交道旁邊
所謂的2F月台其實就在地面,感受不出是高架車站
另外,兩家業者的改札範圍內(管制範圍)是互通的
更特別的是,乘客若從西口進站想搭乘小田原線的列車
必須從B1F上到2F的井之頭線月台
經過等候京王列車的人群們,再下樓至1F的小田原線月台
即便是早期尚無PASMO等智慧卡的時代,其票證就是互通的唷
不過上述的情形,有一部份即將要成為過去式啦!
(待續)
==
取材時間:2007-07(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