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我們講過鐵道省與伊予鐵道雙方對「松山站」的站名牌爭奪戰
「松山站」與「松山市站」於是分別成為內、外運輸的節點,且延續至今
日本的地方行政區劃,曾在1888年有過更易
愛媛縣從香川縣脫離出來獨立設置
同一年,第一代的伊予鐵道會社也開始在松山提供載客服務
它不但是愛媛縣最早的鐵路
更是整個四國島上第一條營運的鐵道路線
只比日本首條載客鐵路(東京新橋到橫濱櫻木町)晚了16年
在當年是非常時髦的洋化建設
至於公家的鐵道省,則是直到1927年才將讚予線延長到松山
形成國鐵乃至現在的JR四國負責城際運輸
而伊予鐵道負責松山週邊市郊生活圈路線的局面
直到如今,松山地區的鐵道生態版圖依舊是壁壘分明
呈現「JR主外、伊予主內」的態勢
尤其,伊予鐵道會社所經營的路線
包含3條適用於一般鐵路法的郊外線「鐵道」
以及5條在馬路上和汽車併行的路面電車「軌道」
藉由這8條路線緊緊貼近市民的朝夕生活
因此擴大了區隔,更加強化它與JR的內外分工的情形
且如先前提過的,JR是從「松山站」搭載乘客
伊予鐵道則以「松山市站」作為起點總站
松山市內的路面電車,為了對應內、外兩座松山站的客群
於是分別設置「松山站前」與「松山市站前」兩處停留所來對應
(松山駅前與松山市駅前)
伊予鐵道是松山市民平時仰賴的交通工具
伊予鐵道的「松山市駅」前,有路面電車的「松山市駅前」站停留所
儘管在日本的許多都會區,都有類似JR與私鐵競爭票箱收入的情形
但因為愛媛當地就只有這兩家鐵道業者
而且雙方的路線幾乎是互補的狀態
因此內、外分工的關係尤其明顯
松山是人口超過50萬的四國第一大城,又是縣廳所在地
對JR四國來說理應有不錯的業績
但JR松山站的旅客進出人數,在四國卻只能排行老三
如果要分析背後的原因
推測應該是由於近距離客運生意多被伊予鐵道搶走了吧
目前,乘客在JR松山站前,便可轉搭伊予鐵道市內線的路面電車
但若想轉伊予鐵道的郊外線
則得步行或搭一站的路電到「大手町站」才行
其實,JR予讚線與伊予鐵道的高濱線
在市區北郊的伊予「西衣山站」附近有一次立體交叉
JR曾考慮過要在那增設車站,結束 這一局 現在的分隔局面
方便自家與伊予鐵道郊外線的旅客可雙方互轉
伊予鐵道的市內線與郊外線,可於「大手町站」轉乘
JR予讚線通過伊予鐵道的西衣山站附近(右方白色圍籬處)
在伊予鐵道的西衣山站外,有與JR予讚線立體交叉的綠色鐵橋
不過目前JR正為了將市區段路線立體化忙得不可開交
若要實現在西衣山站的轉車規劃,可能還得等一段不短的時間唷
最後補充一下
在日本,站名裡頭有「松山」字樣的火車站共有9個
除了愛媛縣松山市屬於JR四國的「松山站」
在福岡縣平成筑豐電鐵麾下
另有一座名稱完全相同的松山站,為無站務員值勤的小站
至於JR松山站與臺鐵松山站的結緣,那又是另一段的故事了
JR四國正在著手松山站的立體化,西衣山站的事就晚點再說吧
延伸閱讀:
日本鐵道旅人杰語 1shot x FUN四國 #07 松山月台傳奇
日本鐵道旅人杰語 1shot x FUN四國 #13 松山站名之爭
不同於一般的打書文,這篇blog文並不是從書裡節選的
因為書裡頭要收錄更精彩的東西,哈(逃)
==
取材時間:2014-08、2015-03
- Jul 13 Mon 2015 17:04
[月湧江流]日本鐵道旅人杰語:內外分工.松山竟容二虎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