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戰敗遣返」跟「傳染病撤僑」這兩件事的原因和目的不同,但任務內容的本質是有些許共通的,返國時的「檢疫」就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簡要提一下日本戰後遣返作業的檢疫措施。

Q2493-01.JPG

 

這兩天在網路上看到有關「布袋事件」的文章,描述臺灣在戰後因忽略檢疫的重要性,一度引發霍亂流行的往事。相對之下,日本在同期的遣返作業,對於檢疫的把關就相當重視。

日本在1945年8月戰敗後,從11月開始進行戰後遣返作業,將留在海外的軍人與民眾送回本國。據統計,當時在海外的日本國民共有660萬人,其中包含308萬名陸軍、45萬名海軍,以及300萬民眾(這些民眾包括在海外出生、且從小就長大的日人,ex.灣生)。
 
日文對於非戰鬥人員的輸運稱為「引き揚げ」,軍事人員稱為「復員」(海軍又稱之「解員」)。不過實際的遣返作業是一併進行的。整個引揚作業從1946年開始,到1958年大致結束,約有九成五的海外日人依此流程返國。

引揚援護院
為統籌相關事務,經由GHQ指示,日本政府在掌管健康、福利,與社會救助措施的厚生省設立了「引揚援護院」(後與復員廳合併為「引揚援護廳  」),旗下分設18個「引揚援護局」(後期改稱「地方引揚援護局」),進駐全國各個肩負引揚任務的海港(引揚港)。

由於傳染病防治的需要,各引揚港雖然是本來就存在的港口,但引揚船可能不是使用既有的客運、商用碼頭,而是在整個港區中較不熱鬧的角落設置專屬的下船處。如果以京都的舞鶴港為例,引揚船根本就不靠岸,而是在港區的平穩水域下錨,由接駁船搭載引揚者回到棧橋登岸(從岸邊垂直向水中延伸的木造碼頭)。碼頭或棧橋的另一端聯繫著引揚局營房,嚴格實施隔離檢疫。這些營房有部份過去由部隊使用。

當時困擾著的引揚者的健康威脅因素包括營養不良、瘧疾、霍亂、腳氣病,以及結核病等,約有一成的引揚者受此影響。從1946年到1950年的統計,約有18萬人送醫,近4000人過世。因此,引揚者一上岸就會被噴灑大量的DDT粉末,進行消毒,接著再留在營房中隔離一段時間(至少40天)。評估沒有傳染風險之後,引揚者才能回到市街,或再搭車返回原本的家鄉。

從資料來看,引揚者在隔離期間不用負擔費用,餐食由引揚局提供(且供膳條件優於百廢待舉的外頭)。引揚者離營時可獲得現金補助,並得以用引揚車票減免乘車費用(當時的鐵道運力有限,還曾開行專屬的引揚列車)。

Q2493-03.JPG
舞鶴港邊的這片工廠,過去曾作為引揚隔離營舍的腹地

Q2493-02.JPG
停泊在橫濱港邊的重要文化財「冰川丸」,過去也曾進行過引揚任務


防患未然
整體而言,在「戰敗遣返」階段採取隔離檢疫,是必要的措施。日本當時儘管嚴格執行防疫,但仍發生了7000名上岸者感染霍亂,最終導致70人死亡的情形。如果當時的檢疫措施有更多漏洞,後果會相當嚴重。

事實上,日本過去的確碰過疑似船隻帶來霍亂,在本土造成大流行的事情。1879年時,大清帝國、九州,與關西地區都有出現部份霍亂情勢,因此明治政府通令各國船隻將施行船舶檢疫,清、美,與義等國沒有異議,但英、法,與德國則表示不願配合(日本才開國沒多久,對西方列強國家講話是沒什麼份量的)。

同年7月,拜訪過疫區的德國船隻Hesperia拒絕服從檢疫要求,強行進入橫濱港。當年,關東地區有16萬8000人感染霍亂,超過10萬人死亡。儘管無法完全歸因於Hesperia入港,但此時確實犧牲了無數生命。

此外,1946年在臺灣布袋,因戰後海峽兩岸人貨交流頻繁但欠缺防疫措施,也出現過霍亂傳染的情況,進而導致「布袋嘴封城」的「布袋事件」。那年,臺灣地區約有六千人感染各種傳染病,四成死亡;隔年同樣有六千人感染,三成死亡。待之後檢疫措施陸續恢復後,公共衛生情況才逐漸恢復到戰前的水準。

而這次武漢肺炎的包機撤僑行動,日本與美國安排撤離者在城市外圍的旅館隔離,亦為當前的權宜措施。 澳洲更將隔離基地設在距本土2600公里的聖誕島(位於印尼爪哇島南側外海),打算14天後再派一次專機載人回到本土!


btw,經過省廳再造的日本政府組織改革,目前在厚生勞動省底下的機關「社会・援護局」,依然負責引揚者的後續照顧,以及戰沒者的遺骨處理等工作。而目前如東京都交通局等單位,仍存在讓戰後從中國返日者提供免費乘車券的制度。


ps.關於「布袋事件」的描述,我覺得有興趣的網友還是可以Google來看看。但我想提醒的是:在臺灣,此刻的時局與防疫概念已跟當時截然不同了,看完事件描述後該記住的,應該是避免重蹈覆轍,而非複製與傳遞仇恨。


延伸閱讀:
1.舞鶴引揚紀念館.記錄戰後海外日人遣返故事
2.日本鐵道旅人杰語:原子彈受害者專用乘車券 

==
取材時間:2010-10、2010-11、2016-09

 

arrow
arrow

    starscre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