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0日,臺灣銀行上海分行正式揭牌,開張營業
不過臺銀其實老早就去過上海了,當年的舊址如今還在呢!

Q1294-01



牛奶杰的工作和金融機構沒有太深切的關係
目前最常往來的對象是辦公室對面的農會信用部
(不要小看農會信用部唷,嘿嘿)

但不知怎的,我對於一些老銀行總是有著諸多好奇
也會稍加留意一些跟銀行有關的建築物
誰叫它們往往都是當地格外醒目的房舍咩!

Q1294-02
上海外灘過去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在外灘萬國建築群中
如今門牌為「中山東一路16號」的招商銀行大樓並不算醒目
無論就建築高度、外牆裝飾的華麗性,或是樓頂的旗竿數
它可能都遠輸左鄰右舍的百年老友

不過就歷史意義而言,昔稱外灘16號的它倒是身世特殊
至少對臺灣人來說,聽到它的老名字可能會感到格外親切
因為它正是太平洋戰爭前,上海的臺灣銀行大樓舊址!

Q1294-04
不過當時的臺灣銀行,跟中華民國一點關係都沒有
因為那是日治時期於殖民地開辦的「株式會社臺灣銀行」

1897年3月,日本國會通過「臺灣銀行法」展開籌設作業
1899年6月正式成立,實際上則在同年9月26日開始營業
開張時位在臺北的總行已落成,也就是「華麗一族」那棟

臺灣銀行旋即成為臺灣最重要的金融機構
是日本國內與殖民地之間最倚賴的經貿交易管道
它同時也於1899年9月29日起負責發行「臺灣銀行券」
是當時在島上合法發行的貨幣(實務上日本銀行券亦流通)
地位猶如日本在臺灣設立的島內中央銀行

但它的業務範圍不僅限於臺灣島上
1924年便跨海到上海興建臺灣銀行大樓(1926年竣工)
並且在此開設臺灣銀行上海支店

支店地點位在外灘16號,面臨黃浦江的第一排
離上海海關、本地最大咖的香港上海匯豐銀行(HSBC)
以及日本在外最重要的橫濱正金銀行都近在咫尺
可見臺銀上海支店在東方華爾街也有一席地位
並非只是地方金融機構的泛泛之輩!

Q1294-03
這棟4層樓的建築,建材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1樓營業大廳有刻意挑高,這在當時的銀行業是基本慣例

4層樓板不算大,僅4008平方公尺(相當於1212坪)
尤其面對黃浦江的東立面寬度較窄,比例有點被壓縮
不過設計者仍在正面立有四根歐洲古典主義樣式的柱子
採用科林斯式柱頭,雕琢得細緻有形,擔當立面的視覺重點
使臺灣銀行大樓維持體面,風采不輸財大氣粗的左鄰右舍
若加上側邊的牆面雕飾,有股刻意想塑造希臘神殿的味道

臺銀大樓的設計者為英商德和洋行
其落腳於上海的作品,還有隔壁的字林大樓(現AIA友邦)
以及位於外灘5號的日清大樓(原屬於日清汽船會社)等

Q1294-06
抗戰勝利後,原屬於日資的財產多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充公
橫濱正金銀行大樓成為中央銀行的所在地,小蔣也去辦公過
而臺灣銀行大樓則變成中國農民銀行的大樓
因此臺銀招牌就從黃浦江畔悄悄消失囉...
臺銀最盛時在中國曾有35處支店,當時自然也隨之掰掰!

農銀是國府四大行庫之一,也是第四家合法發行鈔票的銀行
(四大行庫為中央銀行、中國銀行、農銀與交通銀行)
他在國府轉進臺灣時跟著過來,到前幾年與合庫合併才消滅

中國目前的四大行庫中,也有一間「中國農業銀行」
不過它與國府的中國農民銀行不算有繼承關係
因為中國農業銀行分合滅立好幾回,跟1949年前的關係頗淺

如今上海的臺灣銀行大樓,是由1987年成立的招商銀行使用
(開始使用這棟的年份尚待查詢)
據悉,幾年前臺銀便曾打算向招行買回上海臺銀大樓
不過礙於沒辦法拉到檯面上談,一直沒有實質的進展
如今臺灣銀行正式開設上海分行,或許將來會有眉目吧

Q1294-05
7月10日首度登陸的臺銀上海分行(以前叫上海支店咩)
位於靜安區南京西路1788號30樓,離外灘約有4.8公里

從臺北市重慶南路到上海市南京西路
這距離687公里的一大步,花了臺灣銀行67年的時間
至於剩下的4.8公里,會需要多少時間呢?

==
取材時間:2011-03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arscreek 的頭像
    starscreek

    杰水 輕喃 starbuckser's creek

    starscre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