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並非在地的甘蔗冰,但不管怎麼說還是在壽豐站吃到了冰
接著得繼續搭車北上了!候車時還見到了在此罕見的車勤姊姊
甘蔗冰的生意太好,這回只好靠義美的銅鑼燒代打
還順道獲得一張「長尾巴」的統一發票,增添旅程中的驚喜
當局在壽豐站外設置了一個自行車補給站
委由捷安特經營,所用空間似乎是鐵路局本身閒置的房舍
不過牛奶杰取材那天...
其實我也看不出來到底有沒有開放啦
總之是在那將近一個小時的期間,都沒看到有人進出
以壽豐站的位置來說,正好位於台9線與台9丙線的路口之南
是車友或玩家轉往鯉魚潭方向的分歧處
將單車補給站設在這似乎蠻不錯的
(花蓮客運也有「南支線」的班車,會以壽豐為起訖點唷)
不過回到鐵道迷的立場認真來講
離鯉魚潭最近的火車站,應該是平和站唷!
當年它正因為木瓜林區的伐木需求而設立,稱為「池南站」
但這個池南和目前所稱的池南村
或是「池南森林遊樂區」,可都還有一大段唷
BTW,壽豐站最早稱為「鯉魚尾」
後來改為「壽」,光復後的1946年元旦才改稱現名
壽豐站在接下來的東改工程中會有大規模的變化
將成為一座高架式的車站,因此站場風貌也都會再改變吧
取材時,有一列北上的莒光號列車接近,本務機為R167
與它交會的228次自強號早一步抵達,停靠於島式月台的海側
仔細看了一下,應該是從台北出發,經西幹線到花蓮的51次
也就是在列車時刻表上稱為「莒光號自由行」名義的列車囉
全車不發售團體票以及無座票
但51次與52次本身是「由旅行業者包租經營」的環島觀光列車
只是台鐵在包租的觀光列車之外,另外加掛3節莒光號車廂
由台鐵自己賣票營運,因此所謂的「不發售團體票」
應該只有那3節不發售團體票,包租車廂的部份就管不著吧?
但關於「不發售無座票」這點,我覺得其實是有盲點的
因為台鐵一般的莒光號列車,並沒有這項限制
僅71、72、73與74次這4班「團體列車」提到不發售
而這裡所提的51與52次並非「團體列車」
說明上還提醒是不發售團體票的車
卻也設計了不賣無座票的制度,恐怕容易禳人誤會
另,「不發售無座票」與「不能無座搭乘」其實也是兩回事
牛奶杰覺得還是得說明清楚比較好啦
旅客時刻表上的51次未停靠壽豐站,但列車卻緩緩停下來了
原以為是為了交會228次而稍作暫停,但卻有不少乘客下車
後來才知道是一批旅行團的團客,大概是額外指定了停靠站吧
(不過這角度看起來像彩繪列車停靠於災區的樣子)
這群團客約100人,在各小組的領隊帶領下魚貫出站
但壽豐站外的腹地與馬路容不下遊覽車進出
因此大家必須步行約100公尺,到7-ELEVEn的台9線換車囉
51次出站後,228次自強號也得趕緊離開啦
畢竟它的路途遙遠,必須繼續往新左營的未完旅程呢
228次繼承前身的1055次,是少數由樹林站出發
經東幹線開往高雄方向的列車
幾乎踏遍台鐵所有非電氣化的區間
它的終點目前是鄰近高鐵車站的台鐵新左營站
早先1055次的終點為高雄,在北部似乎有不少民眾誤乘呢!
對於台鐵開行這種長距離的列車,遭到不少鐵道迷撻伐
不過牛奶杰覺得在台鐵做好轉乘服務之前
(說白了就是因列車誤點,導致旅客搭不上原本該轉的列車)
還是保留,甚至是多開行這種直通多路線的列車吧
長距離列車,對營運者來說最怕的是「誤點持續累積」吧
但對乘客而言,「誤點但會到」與「沒車能到目的地」相比
前者是雖然無奈、但還算能解決問題的不得已選擇,唉唉
看看時間,牛奶杰我也差不多該離開了
準備搭17:08的233次自強號,繼續往北前往志學站
壽豐到志學兩者之間的距離為4.8公里
不過乘客搭車得付10公里車資的低消
多負擔一倍的銀兩...
另外,壽豐站的PIDS還有往「台東新」的顯示呢,很懷舊唷!
從月台上向南望去,233次正風塵僕僕趕來
準備爬上壽豐站位置較高的站場
據說天氣好時,從壽豐站的月台可以望見2.7公里外的豐田站
以兩者之間近乎筆直的路線而言,我想是有可能的唷
233次自強號由附有輪椅座位的DR3100系擔當
是目前唯一行駛區間包括台東線+北迴線的順行自強號列車
對於從台東到宜蘭的輪椅使用者旅客
可以省一次在途中上下車與換座位的麻煩
咦,以前是看過ANA與JAL的機長向乘客揮手致意
難道今天連233次的駕駛員也來這招?
喔,不是啦,他們打招呼的對象是月台上的同事!
兩位出現在壽豐站月台上的隨車服務員
壽豐站怎麼會有台鐵的車勤姊姊出沒呢?
推測應該是剛結束51次莒光號自由行隨車服務的組員
但她們怎沒繼續搭51次回花蓮,反而要刻意等下一班車?
關於這個謎題,我就沒辦法解讀啦
記得以前看洪老師的經典著作「台灣鐵道傳奇」
關於台東線的介紹,封面照就是在壽豐站場拍的喔
(BTW,這本書在2012年10月,就將出版屆滿20年囉!)
不過經過了20多年,壽豐站已經變得不太一樣了
再過幾年的高架完成後,想必又會是另外一種風貌囉
台東線區間這些年來變臉變最大的,大概就是壽豐了吧?
沒關係,為了甘蔗冰,我還會再來的!
(待續)
==
取材時間:2012-07